作者 | 黄灿
来源 | 汽车服务世界(ID:asworld168)
欢迎供稿 | 陈凯:15827582449
搁以前问汽修老板“生意咋样”,人家能拿扳手怼你——毕竟那时候发动机修到手软,底盘活儿从大街上排到巷子里,车主说“洗个车呗”都得嫌耽误正事儿,妥妥的甲方姿态。
哪像现在,你要再问这话,老板能拉着你唠三小时苦水,连以前瞧不上的换胎小活儿,都得偷偷在朋友圈发“洗车送臭氧消毒”的九宫格。
汽修厂都在说5-6月份生意淡得不得了,竞争激烈,那市场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
一、从数据看行业最新趋势
首先看对门店老板信心影响最大的乘用车报废数量。
截至5月11日,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量为103.5万份,置换更新申请量为219万份,合计322.5万份,同比增长65%。
若5-6月维持类似水平,预计上半年报废汽车回收量可能突破400万辆,今年报废车到800万辆没有问题。
市场上少了800万辆正值维修高峰的旧车,多了800万辆5年之内不会动筷子的新车。
更要引起从业者注意的是,7月1日就要实施《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2025年修订版)》,将会引入综合性能评估体系,强化尾气排放和安全性能要求。
如果消息属实,这又会加速高排放车辆报废。
其次,看一下新能源一共卖了多少辆。
1-6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销量达到504.9万辆,同比增长35%,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103万辆,占乘用车国内销量的54.7%,首次超过传统燃油车。
6月份的市场渗透率超过55%,同样创历史新高,标志着新能源车已成为市场主流选择,预计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573万辆,渗透率56%。若上半年增速持续,全年销量有望突破1600万辆。
反观燃油车,1-6月,国内零售销量约为497.1万辆,同比下降16.7%,燃油乘用车在整体乘用车市场中的渗透率从2024年同期的55.2%降至49.6%,首次跌破50%。其中,5月渗透率为45.3%,6月进一步降至45%。
虽说行业趋势是新能源车的销售芝麻开花节节高,但截至2025年6月底新能源乘用车保有量约为3640万辆,而同期乘用车总保有量约为3.17亿辆。
经过简单的计算即可得知,新能源车才占整体保有量的11.5%。
整体来说,现在的燃油车还是占主流,按理说汽修厂不应该这么难,实际情况究竟是什么呢?
最后看一组数据:2023-2025年,全国传统汽修门店数量从42.3万家减少至34.4万家,降幅达18.7%。
其中,三类小型夫妻店(如轮胎修补、润滑养护专项店)淘汰率最高,尤其在新能源渗透率超50%的一、二线城市(如北京、上海),传统汽修店数量减少超过25%。
为什么油车的市场保有量没有下降多少,整体来说还有增加,但汽车售后市场反应如此之大呢?
由于我一直在门店经营的一线,并且,每年深度辅导的汽服门店也有大约30多家,合作门店遍布大江南北,在与一些感觉到焦虑的汽服门店老板深入交流时,发现总的来说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二、不折腾不会死
讲个从业者不能理解的事实:大部分汽修厂倒闭都是老板的心态倒闭了,不是真会倒闭。
90%的门店看起来很困难,其实他能把自己搞活,但由于他不懂运营逻辑,被市场上的镰刀收割得太狠,花了钱却没有起到相应的结果,次数多了,难免怀疑人生,进而对行业失去了信心。
我认识某位门店老板,从2022年到现在几乎每年上当,当当不一样。
2022年加盟某品牌连锁亏了100多万;2023年师从某抖音网红老师,丢了十几万后成功地把抖音号做废了;2024年又投了60多万上了进口的定位仪和扒胎机,准备大展拳脚,全面押宝底盘项目。
最后,投入的费用都是做活动找车主借贷,每年做一次店庆,店庆活动比家里办酒还勤,客户则怨声载道,大量老客户离开,不生不熟的客户在大量删他的微信,毕竟每年都要找客户要一道钱,换谁也顶不住。一两次还是情分,每年一次和乞丐有什么区别?
至于供应商的钱半年都要不回来,供给他的货都比别家要贵,性价比的产品是没有的,货架上摆满了价格又贵质量又次的“营销型”产品,因为也只有暴利的产品,供应商才能做到半年不结账。
可事实是我去他店里拜访却发现,门店的硬件倒是不错,毕竟钱丢在水里也要响一下不是?
可软件令人无语凝噎,到了店门口还没下车就遇到接待人员的驱赶,板着个脸直接“喂喂,这里不能停车,这是给洗车工位留的,你停到那边去”,没有你好,没有礼貌,乃至我都有一种欠她钱的错觉。
进店后发现工位垃圾遍地,毛巾和补胎工具撒得到处是,下车就发现客户在与老板扯皮,说花了9000多块钱车却没有修好,要老板给个说法。老板好不容易把客户安抚下来,我还没有待上10分钟,店里的两个师傅又吵起来了。
整个店从上到下一种说不出来的氛围,令人感到压抑和焦虑。
待了没一会,我感觉浑身不自然,找个理由溜了,再多待一会恐怕我都会被这种扭曲的氛围传染。
我说的这个案例不是个例,行业内为数还不少,你说他赚钱吧?他从上到下就嘴巴还在说赚,其他怎么看都不是赚钱的样子;你说他不赚钱吧,至少目前还在正常经营,至于他的信心未来会不会崩,谁也说不好。
与此相对应的,就是搞懂经营逻辑的门店还在逆势上扬。
我有一个正在辅导的门店上个月的机修产值还涨了10多万,从40多个涨到50多个,人还没有那么累,老板对行业的信心反而越来越足。
真可谓是人间的悲欢各不相同,行业内部都有如此大的区别,令人不胜唏嘘。
三、在没有复利的项目上发力
最近这两年冒出了很多生命力短暂的网红项目,有的网红项目投入不多,当个零嘴吃无伤大雅,但如果你在网红项目上面压上了全部的身家,那就非常可怕了。
据我了解,绝大多数网红项目是不具备复利特征的,至于哪些项目我就不说了,行业就这么大,大家都要吃饭。
如果这个项目没有复利,你今年干了400万,砸了20万投流做广告宣传,明年还得重来,不会有任何的进步,只会有越来越高的风险,因为谁都可以复制,结果就是投流成本会越来越高,直到你接不住为止。
其本质上就是一个练葵花宝典的过程,第一个割的人会练成绝世武功,等大家都割了,就等于大家都一样了,谁也杀不了谁。
行业越是难,越是要做有复利的项目,穿越行业周期的投资人,都会极端重视复利,巴菲特和查理·芒格都非常在意,吉姆·罗杰斯更是说复利是投资的魔术。
汽服市场同样也是如此,汽服其实具备复利的项目不多,以前还有换机油保养,但保养未来可能不具备复利特征了,因为新能源汽车没有发动机,就是有,用的也非常少。
汽服复利的项目至少要包含两个特点:周期一年以内、刚需。
按这个标准去衡量,你认为还有哪些项目具备复利特征呢?
聪明的你一定想到了,想到了就去认真优化吧,不要再做一夜发财的黄粱美梦,你不是富二代,赔的可不是自己一点积蓄,而是全家人的希望,40岁以上翻盘的机会太渺茫了,不要轻易尝试。
四、下半年的三个忠告
说了上面两个造成汽修厂老板焦虑的原因,在2025年过半之际,作为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行业老炮,还是要给坚持在汽服行业不断优化的诸位从业者三个忠告,希望能引起你的认真思考。
第一,以人的选用为主,育留为辅。
这一点非常关键,培养人需要时间成本,留人需要物质成本,在绝世武功普及速度越来越快的当下,还没等到你把这个人培养出来,时代就变了。
特别是一些关键岗位,比如说店长和客户经理,时间成本根本无法消化,而汽服毛利日渐走低的未来,留人的成本同样越来越高。
相较育留,在人的选和用上更适合现在的门店经营策略,毕竟选和用的成本较低,学习起来也简单,不懂我可以教你,但不免费。
第二,优化自己的四大资产。
刚才说了门店要寻找复利的项目,其实,门店优化了自己的四个资产,本身也是具备复利的。
这四大资产是:能打仗的队伍,可复制的运营体系,差异化的IP和技术,重要的是不要瞎投资、手握现金流。
打造一支能打仗的队伍,就要在选人上发力,配以合适的责权利事薪酬体系,其实就是运营体系,没有这个,人才很难用好。
差异化的IP和技术,有的老板会认为是网红项目,其实非也,差异化的项目,不是网红项目,而是80%的同行不做或者做不了的项目,不是供应商自吹自擂的项目。
如果你所谓的差异化项目,大多数供应商都可以轻松提供,还差异个什么?
至于现金流的重要性我就不说了,自己领悟。
如果你的四大资产比同行的要优秀,我就不信你的门店还赚不到钱。
第三,行业越卷越要做“三高”:高客单、高复购、高溢价。
一定不要卷价格,卷价格本质上是想走捷径,而捷径被多少次证明都是一条最远的路。
高客单意味着高端车维修;高复购是要在复利的项目上发力;至于高溢价,也许有不少门店老板不能理解,其实也不怪你,如果什么都让你理解了,那些优秀的门店就白割了。
你只记得一件事就行:苦劳不值钱,功劳才值钱,制造问题没有溢价,解决问题才有溢价。
现在不懂不要紧,等生意越来越难做了,说不定你就懂了。
我是黄灿,祝诸位汽服从业者生意兴隆,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