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两家修理厂被坑近2万,号称一条“短视频陪跑月入十万”,如何避免被短视频培训割韭菜?

黄灿
2025-07-21
来源:汽车服务世界

作者 | 黄灿

来源 | 汽车服务世界(ID:asworld168)

欢迎供稿 | 陈凯:15827582449


前言: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茨威格


我很少在文章中对行业中某些恰烂钱的人或者现象做评价,因为现在行业太难了,只要吃相不那么难看,其实都没什么,生活本不容易,大家都能理解,毕竟在这个风云际会的时代,如何不下桌是从业者最为期望的事。


但是,紧盯着汽服店的仨瓜俩枣去割韭菜的行为就有点过分了,实在让人不吐不快。


难以理解的是,2025年都过半了,短视频运营的产业链都成熟到这个程度了,还有一帮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高知人士在教汽服店老板如何拍短视频,从拍摄花絮来看,内容幼稚可笑,对于这样的课程,一般我都是免费教,因为太简单了,就好比你教别人1+1=2就要收费。


你把草绳卖成麻绳的价格情有可原,但你卖成黄金的价格那不就是妥妥的割韭菜吗?


令人感到诧异的是,还有一帮汽服店老板捧其臭脚,你要问他们什么原因,最常见的理由就是短视频我坚持不来,需要有人陪跑盯着。


我就搞不懂了,活到四五十岁了,还需要有人盯着?


赚钱的事情都需要别人盯着,说明你也不合适做生意,早点打工去最好,省得被别人割韭菜。


本文,就吐槽一下汽服短视频的魔幻之事。


一、四五十岁后的困境:汽服老板的“短视频焦虑症”


凌晨三点,一个针对汽服店的高端微信群还在刷屏,隔壁老王的大众变速箱故障案例刚发出来,就被一条“短视频陪跑月入十万”的广告吸引住了。


发广告的头像顶着“某某EMBA+短视频导师”头衔,简介里写着“曾帮三线城市汽修厂3个月变现50万”,配图是九宫格截图:某账号点赞量从0到1万的“逆袭曲线”,以及几张某汽修厂老板通过短视频赚了多少钱的截图以及缴费图片。


“王老板,您这厂子抖音号再不动起来,明年就得被同行抢完生意了!”某导师在群里@老王,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感,“我们的‘七日短视频总裁班’专门针对汽后老板,从账号搭建到直播团购全链路陪跑,您这月报名还能送价值9800元的‘同城流量密码’课程包。”


老王盯着微信上“陪跑”两个字犯了愁,他的厂子开了快20年,从边角巷子里的两间门面熬到如今带烤漆房的1000平综合性汽修厂,举升机换了好几次,却没摸透短视频里的算法逻辑。


上周徒弟用他手机拍了个修空调的视频,配标题“宝马5系空调为什么不凉的解决方案”,播放量刚过百就被系统提示“涉嫌广告营销”。


此刻导师口中的“全链路陪跑”像根救命稻草,可1.98万的学费让他想起上个月刚付的供应商的货款。


他觉得短视频真是要搞,但不知道如何搞起,只恨自己的爹妈那时候没钱供他上学,可马上又要发工资了,如果明天生意不怎么样,可能工资都还打一点缺。


想到这里两头为难,隔壁老王不禁越来越焦虑起来。


二、高知智囊团的“标准化镰刀”:从PPT话术到流量玄学


在汽后培训圈,这类“导师”的标配行头是:定制西装+牛逼的案例+三页制造焦虑的PPT 循环放,开口闭口必须是张三跟着我做短视频,一个月多赚4万-5万,李四交的学费第一个月就赚回来了等等。


课件首页必是“2025 汽后产业短视频转型趋势”,配图是某咨询公司的柱状图,用红色箭头标出“短视频渗透率从19%飙升至67%”;第二页是“成功案例解剖”,永远是“某县城张三汽修厂”短视频客户从日均1单到日均20单的暴涨故事,配几张打码的聊天记录;第三页便是价目表:“基础陪跑班”1.48万,“进阶操盘班”2.98万,“合伙人定制班”6.8 万等等。


“老板们记住,短视频不是技术活,是‘人性操盘术’!”某导师在公开课上拍着讲台,金句频出。


“拍什么换机油、修变速箱?用户根本不关心!要拍‘揭秘4S店黑幕’‘教你省下修车钱’,标题要带‘震惊’‘内幕’‘90%车主不知道’——记住,情绪价值永远比专业价值值钱,实在不行,就跪下要饭,或者吃机油,吃积炭,用机油炸土豆,怎么博人眼球怎么来!”


这套话术的魔幻之处在于逻辑闭环:当老板们按“剧本”拍了视频却没流量,导师会甩出 “账号权重不足”的诊断书,建议“投1000元DOU+测试标签”;若投流后咨询量依旧寥寥,便归咎于“内容垂直度不够”,推荐报名“精细化定位课”。


等到老板们醒悟过来要求退款,话术又变成“成功需要时间沉淀,您看某学员坚持半年才爆发,我每天都要坚持到一两点”,眼眶还时不时挤出两滴鳄鱼的眼泪——至于那个“爆发学员”是否真实存在,谁人又知道?


三、被割韭菜的底层逻辑:当生存焦虑遇上认知鸿沟


某二线城市的中年汽修厂女老板(被割韭菜的女老板很多)算了笔账:她去年花1.98万报了某汽服短视频培训机构的“短视频运营速成班”,课程内容包括“三天学会剪映”“五分钟写爆款文案”,附赠的“同城流量秘籍”竟是“每晚12点发布作品,系统会推送给失眠车主”。


实操三个月,账号涨了100粉,其中80个是亲戚朋友,真正来店的客户只有32个,还都是冲着“视频里说的 19.9 洗车”来的,赔本赚吆喝。


“不是不想学,是真看不懂,这个说这样做有道理,那个说那样做也行。”女老板翻出手机里的课程笔记,上面歪歪扭扭记着“人设=专业+亲民+反差”“选题公式=痛点+好奇+利益”,“老师说要做‘汽车医生’人设,可我连抖音的团购链接怎么挂都弄不明白,每次问助教,对方就发个自动回复链接,让我自己看教程。”


这种认知鸿沟的本质,是互联网原住民对传统从业者的降维打击。当95后运营用“算法黑话”(标签权重、完播率、转粉率)构建话语体系时,四五十岁的老板们还停留在“发视频 =打广告”的原始认知层。


据调查,被短视频割韭菜的汽服店老板中,62%是“初中文化+十年以上从业经验”的传统老板,这类人群的共同特征是:有固定客源但流量焦虑严重,对“成功案例”缺乏验证能力,容易上头。


四、破局之道:从“被割韭菜”到“精准自救”


其实,短视频代运营现在已经非常成熟了,甚至“汽后短视频代运营”成了学生创业热门项目。


比如某城市的一个大学生创业团队,为汽修厂提供“基础套餐”:每周3条原创视频(含拍摄剪辑)+账号日常维护;“进阶套餐”增加直播陪播和团购核销。


“我们懂年轻人喜欢看什么,比如用‘沉浸式修车’镜头配魔性BGM,比老板们干巴巴讲技术管用多了。”


这个创业团队曾帮一家轮胎店策划“轮胎花纹深度检测”科普视频,用游标卡尺测量对比的画面登上同城热搜,单周引流到店37组客户。


找大学生兼职帮你运营,价格便宜服务还好,你只需要稍微学习一点短视频的运营逻辑就可以了,撑破天一天时间足矣,未必这点时间都拿不出来?


五、汽服市场的终极问题:诚信与流量,谁才是不下牌桌的关键?


某短视频导师在朋友圈晒出“学员喜报”:某汽修厂通过短视频月入30万。评论区有位老板留言:“我按您说的拍了揭秘同行暴利视频,结果被周边几家修理厂联合抵制,机油厂家也不愿意给我供货,这算哪门子成功?”这条留言很快被删除。


在流量至上的时代,总有人想走“捷径”。


但汽后产业的本质仍是服务——当老板们沉迷于“人设包装”时,别忘了扳手拧出的螺丝力矩比脚本设计的“反差人设”更靠谱;当导师们吹嘘“月入十万”时,或许该想想:在某个深夜,那位被“陪跑”收割的老板,正对着空荡荡的车间抽烟,手机里是刚收到的银行催贷短信。


对于汽修厂老板来说,我认为真正的破局,从来不是学会“流量密码”,而是找回“技术自信”。就像某汽修厂墙上的标语:“把每台车当自己丈母娘的车修,比任何短视频都管用。”


当扳手的光泽盖过手机屏幕的光,当客户的口碑压过直播间的喧嚣,或许我们才能明白:在如今的汽服市场,最该被置顶的从来不是宣传,而是那颗对服务的敬畏心。


文章最后,要声明,本文是吐槽目前汽服的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乱象,请诸位割韭菜的镰刀们不要对号入座。


最后要给这帮镰刀一句忠告:不要紧盯着陷入困境从业者的一点生活费打转,要记住,信誉丢了,比丢脸还可怕。


我是黄灿,祝诸位汽服从业者生意兴隆,万事如意!


本文系投稿,不代表汽车服务世界观点和立场。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
自由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