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3日,《匠心俱乐部超级沙龙》哈尔滨共创会圆满落幕。
哈尔滨,作为东北地区的经济重镇,是连接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枢纽,在国内市场中占据着关键地位。
在后市场行业,众多汽配企业在哈尔滨扎根,积极开拓东北市场资源,推动着行业的繁荣发展。
此次,汽车服务世界选择在此举办本次匠心沙龙,就是希望各位能够近距离感受哈尔滨后市场的强劲发展脉搏,挖掘潜在的合作机会,共同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次哈尔滨共创会现场人气爆棚,汽车服务世界定向邀请近50名匠心汽修人如约来到共创会现场。
民族品牌零公里润滑油、采埃孚售后事业部、大型轮胎制造企业中策橡胶亦参与其中。
在热络非凡、充满激情的江湖相认以及积极活跃的互动过后,此次共创会研修的极具价值的内容干货也密集到来。
在本次共创会中,首先上台的是汽车服务世界创始人&CEO 胡军波,为我们讲解了《2025门店破局之道》。
汽车服务世界创始人&CEO 胡军波
胡司令明确表示,汽服门店要想进化,应该进一步实现细分,并且抢占不同价位、不同定位人群,这对于整个行业生态也是大有益处。
进化的方向,我们总结为三点。
第一,从性价比到价性比。
这不是文字游戏,性价比意味着性能恒定,在价格上进行调整,最终产品服务同质化,只能陷入价格战。
所谓的价性比,就是价格不变甚至增长的情况下,调整商业模型,转变性能,让客户体验到更高的价值。
在这个过程当中,价格体系一定要能够支撑门店的经营,打造出盈利模型。
第二,从流动人口到常住人口。
过去几年,新媒体迅速发展,不少从业者吃到一波红利。但是,对于我们行业而言,没有复购的生意并非好生意。
在存量时代,我们一定希望给一个客户卖一万遍产品,而不是把一个产品卖给一万个客户,因为没有那么多客户可以支撑,现在的获客成本太高了。
所以,我们应该更为关注常住人口。
门店即便是在新媒体上获客,也要打造单项爆款模型,利用项目组合将客户沉淀下来,运营私域,最终形成老客户和忠诚客户。
第三,从撒胡椒面到烧小锅水。
大部分人的资源是有限的,无论是单店还是连锁,与其把资源撒向全国,不如打造一个个标杆市场,将资源聚焦于有限的品类和区域,打个比喻,就是先把一锅水烧开。
事情不分大小,而在于精细程度,我们把任何一件小事做成闭环,都会产生商业价值。
在司令致辞后,接下来上台的是龙哥发动机专修创始人 王小龙,带来了主题演讲《定位定生死,流量打天下》。
龙哥发动机创始人 王小龙
王小龙从技术工入行,至今深耕行业20年。他分享了转型如何识局、破局、布局的实战方法论。
他表示,汽后门店要破局做好2件事,一是做好精准定位,二是做好流量承接。定位核心有三点:定产品、定人群、定策略,分别对应修什么、给谁修、怎么修。
为什么我们要做发动机专修?《中国汽车发动机大修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指出,2024年发动机大修的市场规模达到1450亿元。
此外,发动机专修存在区域机会,随着一二线燃油车二手车可能卖到了三四线城市,甚至四五线城市,这些下沉市场有发动机大修的维修红利需求,每年上涨10%。
在流量承接上,打造营销优势和壁垒。壁垒是什么?其实壁垒就是头部。用技术、用标准、用设备,形成绝对优势和壁垒。
如果一个城市有一家发动机做得很好的,真正把发动机的设备项目做起来了,它是当地第二的很多倍,这样的话别人再想跟它竞争,其实是很难的。
紧接着,零公里集团总裁 王玉萍,围绕《全面升维,创新破卷》主题,进行了新模式方面的深探。
零公里集团总裁 王玉萍
王玉萍表示,发展至今,零公里集团已经成为民族品牌自有工厂产能最高的企业,建有2个工厂,年产能30万吨,零公里天桥工厂二期已经在规划中。
现在大家都比较卷,但是我们不想跟大家卷价格,我们卷的是深耕技术溢价,让我们的产品性能更具体验感受。
所以我们持续在产品上深耕,不断推出新的、高性能的产品。
我们零公里在工厂研发中心投入比较重一些,获得了国家级 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化验室,来助力更多产品研发。
零公里拥有赛道基因,我们参与赛事比较多,也是润滑油里面自己运营车队最多的,在欧洲布拉格有一个赛车中心来参加欧洲卡车大赛,24小时耐力赛等赛事。
我们成功把赛道实验室、赛车技术带到民用实验室,再把它转化为高性能的民用油品,实现赛事-实验室-民用的闭环研发创新链。
我们在去年5月9号发布了机械师系列产品,希望机械师成为很多合作伙伴的破卷利刃。从去年上市至今,机械师系列产品实现了600万升销量。
大家对这款产品认可度非常高,在我们结合了拉力赛,包括耐力赛、漂移赛、高转速、高功率、清洁能力综合要求之后,我们再次推出了机械师Ultra三个黏度产品。
我们想通过机械师系列产品重新定义中国制造高性能润滑油,在产品力上用赛车技术守护,重新定义润滑油的技术高度。
在简短的茶休互动后,下一位出场的嘉宾,是哈尔滨东子四轮定位创始人 李振东,本次为大家分享的主题为《东子四轮定位专业服务与成长之路》。
哈尔滨东子四轮定位创始人 李振东
李振东表示,哈尔滨东子四轮定位自创立以来,主要是凭借着精准的优势定位和出色的线上流量运营,一步步走进更多车主的视野。
在发展过程中,团队始终将车主的需求放在首位,用专业的四轮定位技术解决车辆行驶中的各种问题。
同时,我们积极拓展线上渠道,通过真实、有用的内容分享,让更多人了解到四轮定位的重要性以及东子四轮定位的专业之处。
从一开始的默默无闻到逐渐积累起第一批粉丝,再到如今收获众多车主的信赖与认可,这个过程中,每一次粉丝的点赞、每一条正面的评价、每一次老客户的推荐,都是对我们始终如一的专业服务和真诚态度的认可。
随后上台分享的,是采埃孚售后事业部中国区乘用车北区大区经理 杨丽红,为大家带来了《大底盘时代的汽服新机遇》的分享。
采埃孚售后事业部中国区乘用车北区大区经理杨丽红
杨丽红分享道, 中国市场具有独特的增长机会,随着国内汽车平均车龄6、7年左右,即将迎来底盘项目的爆发期。
那么底盘盈利项目,有这么几个:一是底盘件项目,比如底盘悬架-整备套包更换。二是精准定位与角度校正项目,包括四轮定位、角度校正。三是底盘改装项目,各类改装件,以及改装后需要底盘调教的技术。
以上三个项目,可以具体分析对应的目标客户与引流痛点。
底盘件项目,目标客户是6年/8万公里以上,某具体车型的车主,引流痛点是底盘悬架噪音、抖动故障现象。
精准定位项目,目标客户是所有车主,特别是有通病的车型车主,4S也解决不了的。引流痛点在于后轮吃胎通病(特斯拉,本田、宝马、所有MPV车型),方向盘不正、跑偏、甩尾等故障现象。
底盘改装项目,目标客户是适合改装车型的车主,引流痛点是改装前后对比的体验感。
采埃孚底盘项目的技术与营销赋能,包括底盘件项目培训课程、精准定位与底盘校正培训项目。
学成后技师可通过噪音振动诊断底盘件具体故障,提高进场车辆的底盘检测效率,并通过更换前后对比体验拍摄引流视频素材。
同时提供数字化工具进行数据查询、技术支持及其他增值服务进行渠道赋能,在市场中成长并服务于市场,深耕本土市场并积极构建共赢模式。
随后,宝顺奥迪全国连锁董事长 张东旭上台,他分享的演讲主题为《专业者做大的逻辑与实践》。
宝顺奥迪全国连锁董事长 张东旭
张东旭演讲表示,新能源持续增加,也就预示着燃油车一定要减少,燃油车的技术质量不断发展,故障率越来越少,两项因素叠加就导致了汽车后市场的维修率一定是越来越低。
公车和事故车都非常不好做了,依靠单项洗美、轮盘、底盘、大灯,都不足以施展当下的汽车后市场。所以,未来一定是全整合,汽车后市场维修二字,维是维护、保养,修是修理。
所以,你单项跳出来等于行业的悲哀,一定是发动机、变速箱、方向机基本设置匹配、在线编程、大灯,所有项的融合未来才能在汽车后市场立足。
任何行业任何品类,最火不过三年,因为你单项一定能打穿打透,只要打穿打透未来一定会走下坡路,你一定要变,就是创新,不变当中的创新就是回归本质,永远要回归本质才能做大做强。
人效不够、单车产值费用高、一味靠低价吸引车主、过度营销、二代不愿接班等等都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咱们的问题很多,人员的配备、牌匾的清晰度、你的IP在哪里、你的未来在哪里、你究竟有多大能力,都是值得咱们深思的。
未来竞争,要打造自己的内核,只搞低价、只搞营销、一味抄作业的企业,未来都会很难。
最后一位上台的深探嘉宾,是中策橡胶KA销售经理 王佳宇,他分享的主题是《行业内卷下,修理厂如何通过轮胎破局》。
中策橡胶KA销售经理 王佳宇
王佳宇首先指出,轮胎项目是最不受汽车电动化影响的项目之一。但轮胎产品,存在两大痛点:好卖的品牌不赚钱、赚钱的产品不好卖。
什么样的轮胎好卖?必须是有原配、有卖点、有流量。
有原配:中策橡胶轮胎2024配套突破1600万条;
有卖点:西湖轮胎RP59 挑战10万公里最舒适的轮胎,花纹饱和度提升9%(高耐磨)、非贯通胎噪沟纹设计(低噪音)、加宽排水沟沟槽(强抓地);
有流量:我们持续投入品牌推广,提升品牌知名。西湖轮胎2024年全网累计曝光9.5亿次。
中策橡胶是中国首个拥有完整价值链的品牌,连续10年推行全国统一零售价,有价值链的轮胎才能可持续盈利。
同时,我们还有中策轮胎保,是行业首个正规轮胎险,行业唯一一个现金理轮胎险。不仅鼓包、爆胎也赔。
接下来,就是本次共创会的 “八仙过海-认知PK”环节。
哈尔滨百航车服帮总经理 李满意、哈尔滨连顺总经理 程强、哈尔滨刘凯汽车服务总经理 刘凯以及汽车服务世界创始人&CEO胡军波,共同进行观点研讨互动。
几位嘉宾,就燃油车和新能源车有哪些机会可以深挖、2025年如何更系统的获客和转化、对专业者如何做大/做大者如何专业的目标建议等主题进行了分享与探讨。
八仙过海-认知PK
在四位嘉宾的倾情分享之后,本次哈尔滨共创会的所有参与者齐聚一堂,共同围绕着“专业者如何做大,做大者如何专业”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这其中既有汽车服务行业的资深专家、企业高管,也有技术领域的专家代表等,他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了自己在行业中的经验与见解。
同时,参会者还就如何平衡专业化与规模化的关系、如何应对行业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这些建议不仅为会议参与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也为整个汽车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最后,伴随着晚上一号饭局的结束,此次哈尔滨共创会也圆满落幕。
精彩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