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黄灿
来源 | 汽车服务世界(ID:asworld168)
欢迎供稿 | 陈凯:15827582449
今年年后我的足迹已经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跑了十几个城市,服务了十几家门店,也进店观摩了几十家汽修厂,发现一个扎心的现实:有的店靠着洗美活得风生水起,有的店却把洗美做成了“鸡肋”——不做吧,客户不来;做吧,天天赔钱。
洗美文章写了很多篇,再写新意已经不多。
但在这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忍不住跟诸位从业者聊聊,综修厂为啥要把洗美当回事,以及怎么才能把这事干明白。
先看组数据:2023-2025这几年,全国传统汽修门店少了18.7%,从42.3万家砍到34.4万家。北京、上海这种新能源车扎堆的地方更狠,直接砍了四分之一还多。为啥?新能源车不用换机油、不用修发动机,这时候有人说了:“我干了十几年汽车维修,还怕没生意?”醒醒吧!
现在车主去修理厂的频率越来越低,以前半年换次机油得跑一趟,现在电车一年可能就去一次做个基础检查。
好不容易有台电车进店维修,你还得考虑是不是会“进去”,又或者担心会不会有起火触电的安全风险,赚芝麻的钱,赔西瓜的费,得不偿失。
不过,无论电车有多不容易坏,有件事躲不开——洗车,无论是油车还是电车,这是共同的诉求,洗车是真刚需,同时是综修厂能抓住客户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你到现在为止还是把洗美当作引流或者仅仅为客户提供服务的项目,那估计你在投流上花的钱要远大于把洗美做好的成本。
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客户一年来你这儿洗十次车,你还愁他不做保养?反过来,要是洗车洗得乱七八糟,客户连车门都不想进,还谈什么维修转化呢?
一、洗美的四个坑
为什么做维修的汽修厂老板都对于洗美视同鸡肋?因为他们犯了四个致命错误,一个比一个要命。
1、觉得洗车成本低?你算错账了!
有老板拍胸脯:“洗车能有啥成本?一桶水几块钱!”错!大错特错!
因为洗车最大的成本是房租和人工,能占总成本的80%。给你个公式:(房租+人工+食宿+耗材+水电+折旧+行政摊派)/月洗车量,这才是真实成本。
我见过一个老板,300平方米的店,房租每月3万,俩洗车工月薪6000,算下来洗一辆车光房租人工就摊到50多块,他还卖30块一次,这不赔死才怪!
更扎心的是坪效——理发店一个平方每月能赚30000,洗车呢?撑死3000!同样的场地,人家理发的赚10倍,你说亏不亏?
2、觉得洗车很简单?是个人就能干?
有个老板跟我说:“洗车有什么难的?不就是高压水枪冲一遍,海绵擦两下就行了吗。”结果呢?客户投诉车漆被划出太阳纹,内饰缝隙全是灰,三个月洗跑了20多个老客户。
洗车看着简单,实则是“百业之技”——怎么洗不划伤漆面?怎么清内饰死角?怎么用最少时间达到最佳效果?这里面全是门道。没有标准化流程和培训,就算请10个人也干不出好活来。
3、觉得“洗干净就行”?你太天真了!
洗干净是底线,不是加分项。就像去饭店吃饭,菜没变质是应该的,难道会因为菜没坏就给五星好评?
客户要的是“惊喜”——比如洗完车发现轮毂缝比自己擦的还干净,玻璃亮到能当镜子,这才叫满意。只满足基本需求,客户顶多不骂你,但绝不会夸你。
4、把洗车当“引流工具”,随便对付?
这是最傻的想法!我见过一个老板,洗车区污水横流,毛巾和机修车间的抹布放在一起,还说“反正就是引流,洗差点没事”。结果呢?客户洗完车直接拉黑,连带着以前常做保养的客户都跑了。
记住:洗美是“筛子”,不是“漏斗”。洗得好,能把客户留下;洗得烂,筛掉的都是你的财神爷。
二、怎么看一家门店的洗美赚不赚钱?
怎么一眼就知道一家汽修厂的洗美赚不赚钱,有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他的员工。
员工是20-30岁的年轻人:要么已经赚钱,要么刚起步但有奔头。年轻人学得快、手脚麻利,愿意按流程干,效率高。
员工是50岁左右的大姐:基本保本。大姐们细心,但速度慢,成本降不下来,顶多赚个辛苦钱,就别谈能够引流了,主要是给老客户个交代。
员工是50-60岁的大叔:肯定亏本。不是大叔们不努力,是习惯很难改变,一天洗不了几辆车,赚的钱刚够给他发工资,纯属赔本赚吆喝。
为什么?因为洗美是“青春饭”,拼的是效率和质量。年轻人能一天洗15辆,大叔们可能只能洗5辆,还可能洗不干净,成本差三倍,怎么可能赚钱?
三、洗美赚钱靠什么?
又想客户满意,又想自己赚钱,得先明白三个道理。
1、客户满意的核心是“质量”,但不是苦劳。
有个老板让员工跪在地上擦轮毂,结果客户觉得“太夸张”,反而不舒服。
质量不是靠“苦劳”堆出来的,而是靠“巧劲”——用对工具、抓对细节。比如客户最在意的全车玻璃、门把手内侧、座椅缝隙,这些地方做好了,比擦十遍车顶都管用。
2、洗车赚钱的核心是“效率”,但不是装。
同样洗一辆车,有人用40分钟,有人用25分钟,成本差一半。
效率不是省略步骤,而是优化流程:比如工具摆得顺手,不用来回跑;毛巾分颜色用,不用反复洗;用长杆毛刷不用弯腰,节省体力。让员工少干活、多产出,才是效率的关键。
3、既赚钱又要让客户满意的秘诀是低费力度。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员工觉得干活不累(低体力消耗),客户觉得花钱值(低心理负担),老板觉得管理省心(低沟通成本)。
比如用长杆洗车刷,员工不用踮脚;用日化级的车用洗涤液,客户不用担心伤车;流程标准化,老板不用天天盯着。三方都舒服,才能长久。
四、提升质量和效率?别搞花架子,实用才是王道!
别整天琢磨买进口设备装门面,能让员工省力、客户满意的才是硬道理。
1、工具要“接地气”,别装。
皮质围裙:防水还轻便,员工愿意穿,不用来回跑拿工具。
长杆洗车刷:不用爬梯子洗车顶,省体力还安全。
弯头洗车枪:冲底盘不用蹲马步,腰不酸。
多条毛巾分工:擦车身、擦内饰、擦玻璃分开用,不串色还干净。
工具摆得顺手:洗车枪挂在伸手就够到的地方,毛巾放在手边,少走一步是一步。
记住:员工舒服了,事情才能干得漂亮。那些花几万块买的“网红设备”,如果让员工觉得麻烦,再贵他也不会用,纯属浪费钱。
2、客户在意的地方,别怕费料。
有老板心疼洗涤剂,稀释了再稀释,结果洗出来的漆面一堆污垢,又或者换成一些含柠檬酸钠的低成本洗涤剂,把镀铬亮条腐蚀的花一块黑一块,客户转头就去别家。
要记住,该下本钱的地方不能省:
用龙卷风枪洗内饰,缝隙里的灰全吹出来,客户看得见干净;
用日化级环保洗涤液,洗完车没异味,客户放心;
玻璃一定要擦到“无水痕”,晚上开车不晃眼,这才是“功劳”。
别纠结“用了多少料”,要算“客户下次还来不来”的这本账。苦劳不值钱,让客户愿意多花钱才是本事。
五、光做不说傻把式
事情干得再好,客户看不见也是白搭。得学会“秀肌肉”,让客户知道你的差异化的洗车的特点是什么。
1、短视频拍流程,让客户“眼见为实”。
别拍员工汗流浃背的样子,那是卖惨,没人看。要拍“从脏到干净”的反差。
用“1-3-3手法”:1秒拍脏车,3秒拍关键步骤(比如龙卷风洗内饰),3秒拍洗完的效果。
运镜用“推拉摇移跟”,展示细节:比如玻璃上的水珠瞬间消失,轮毂缝里的泥被冲出来。
配句大白话:“让你晚上开车不晃眼,开车更安全,是我们把玻璃擦干净的理由!”比喊口号管用。
2、直播聊细节,让客户“听得懂”。
有个老板直播洗车,对着镜头讲“PH值中性洗涤液”,客户直接划走了。换个说法:“这洗涤剂跟家里洗碗的一样,不伤手还环保,孩子在车里吃东西都放心。”瞬间就有人拍团购。
直播要讲客户关心的:“洗一次能保持多久?”“下雨会不会留水印?”用生活化的语言,别生拉硬拽专业词。
3、现场做“可视化管理”,让客户“放心”。
洗车区搞5S:工具摆得整整齐齐,毛巾分类挂好,地面干干净净,客户一看就觉得“靠谱”。
墙上贴流程表:让客户知道你有章法,不是瞎洗。
客休区放视频:客户等车的时候,电视里放洗车流程,告诉他“您的车会经过这10道工序”,他就愿意多等一会,一拍多用。
六、怎么提升单价的同时还让客户满意
别再卖20块的普洗了,综修厂的低价洗美是没有未来的,我反复强调很多遍,本文继续强调一遍。
1、雨天是“捡钱日”,千万别闲着。
下雨天人少?错!这时候客户没事干,最容易到店。
提前发消息:“雨天特惠,精洗送内饰除味,不用排队!”一来能让员工有事做,不浪费房租;二来能仔细检查车况,发现“刹车片薄了”“轮胎该换了”之类的商机,比晴天瞎忙强多了。
2、技术不能“断档”,两个人才保险。
别让一个人垄断洗车技术,万一他走了,客户全跟着跑。必须两人一组,互为备份,流程标准化,谁来都能按规矩干,技术永远留在店里。
写在最后:
现在的汽修厂,洗美不是“副业”,是“地基”。
车修得再好,客户一年来不了两次;洗美做得好,客户一月来两次,顺带做个保养、换个零件,这才是长久生意。
别总说“我是搞维修的,洗美不重要”。等你的同行通过优化洗美把客户全拉走,或者你的老客户换车后就不来了,你就知道后悔了。
要记住:修发动机是“治病”,洗美是“养生”——没人愿意总去医院,但谁都愿意常去洗浴中心。把洗美做好,你就赢了一大半!
我是黄灿,祝诸位汽服从业者生意兴隆,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