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000家4S店挤爆尚界招商通道、近5年1.2万家4S店退网,新能源时代经销商如何求生?|新能源月报(2025.7)

祁六金
2025-08-05
来源:汽车服务世界

图片

作者 | 祁六金

来源 | 汽车服务世界(ID:asworld168)

欢迎供稿 | 陈凯:15827582449


时间来到2025年7月,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热度与竞争态势持续升温,诸多动态与变化共同勾勒出行业发展的鲜活图景。


本月,新势力销量梯队划分清晰却暗流涌动:零跑交付量首破5万大关,摘得销冠;鸿蒙智行紧随其后,问界贡献超八成销量,而理想则遭遇同环比双下滑。传统车企中,比亚迪仍领跑,吉利、上汽等新能源销量亦保持同比高增。


市场格局变动的同时,产业链上下游也动作频频。


近五年超1.2万家4S店退网,经销商集团加速向新能源转型,尚界招商引超1000家4S店争抢;


主机厂加码售后控盘,比亚迪收购油漆厂、东风风行新车带车衣;新能源车维修贵、终身质保缩水等问题引发热议,途虎、美孚1号车养护等则加码新能源维保布局。


此外,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占比超10%,标志着行业进入市场化普及新阶段,行业在机遇与挑战中前行。


每月一期新能源月报,带您回顾市场动态与变化。本期月报分为4大部分,分别是:


01 新能源销量:


NO.1 零跑摘冠,小米破3万、小鹏创新高、理想同环比下滑……

NO.2 上半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59亿辆,新能源汽车占比超10%


02 主机-4S动态:


NO.3 近五年超1.2万家4S店退网,经销商集团加速布局新能源,转型成效如何?

NO.4 传尚界将设独立销售渠道,超1000家4S经销商挤爆招商通道,永达汽车也要入局?


03 售后热议事件:


NO.5 比亚迪收购油漆厂、东风风行新车出厂“自带车衣”、膜小二与212越野车合作,主机厂加速控盘售后?

NO.6新车10多万,修底盘6万,新能源车维修贵困局何时破?

NO.7多位车主因“行驶里程过高”被取消“终身质保”权益;出险后“在4S店修仍脱保”,某车企终身质保承诺频现缩水

NO.8 比亚迪财险半年成绩单出炉:扭亏为盈,业务收入增加19倍,车企直营车险优势凸显?


04 更多影响力企业动态:


NO.9 新能源过保元年来临,途虎投入十亿补贴与百亿流量,加码新能源车维保布局

NO.10 发布“新能源战略”、臻选店数量突破1300家,美孚1号车养护五周年战略升级


一、新能源销量


NO.1 零跑摘冠,小米破3万、小鹏创新高、理想同环比下滑……


8月伊始,新能源车企相继发布7月份的销量/交付数据,多家车企均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实现同比大幅上涨。但由于6月销量年终冲击,不少车企7月销量出现环比下滑。


还是先看新势力的交付情况。


根据交付量/销量,我们依然可以将7月的新势力销量分为四个梯队,分别为“4万+梯队”、“3万+梯队”、“2万+梯队”、“1万及以下梯队”。


图片


● 4万+梯队:零跑再夺销冠、鸿蒙智行环比下滑9%


7月交付量/销量在4万辆+的新势力有2家,分别是零跑汽车、鸿蒙智行。


零跑汽车:零跑7月交付新车50129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27%,环比6月增长4%,、这是零跑汽车月销量首次突破5万辆。


按计划,零跑汽车年销目标为50万辆-60万辆,并力争在今年实现全年盈利目标。截至7月底,零跑汽车年内累计销量为271793辆,同比增长149.84%。


鸿蒙智行:7月鸿蒙智行全系交付47752辆新车。其中,问界交付40753辆新车,占总销量的绝大部分。


截至目前,鸿蒙智行已布局五大品牌,分别是与赛力斯合作的AITO问界、与奇瑞合作的LUXEED智界、与北汽合作的STELATO享界、与江淮合作的MAEXTRO尊界、与上汽集团合作的SAIC尚界。


鸿蒙智行旗下产品包括问界M5、问界M7、问界M9、问界M8,售价30-50万级别;智界S7和智界R7,售价25-35万级别;享界S9,售价40-45万元级别;尊界S800,售价70-100万级别。不出意外的话,尚界品牌首款车型上市后将成为售价最便宜的鸿蒙智行车型。


● 3万+梯队:理想连续两月同环比下滑、小鹏同比暴涨229%


7月交付量/销量在3万辆+的新势力有3家,分别是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小米汽车。


小鹏汽车:在“蔚小理”阵营中,7月小鹏汽车销量为36717辆,同比增长229.45%,涨幅尤为明显。


其中,小鹏MONA M03交付超15000辆;年内小鹏汽车累计交付233906辆,同比增长270.26%。官方表示,全新小鹏P7将在8月6日在北京开启首秀。


理想汽车:7月理想新车交付量30731辆,同比下跌39.74%,环比下跌15.29%;1-7月累计销量234669辆,同比下跌2.21%。


同比、环比、年累计三项指标均下滑,这样看理想汽车短期内进入了“至暗时刻”。车多了,卖得却少了。


出现这种波动主要和近期理想的组织架构变动有比较大的关系;另外,友商今年的新产品也割走了一部分的蛋糕。


此外,理想i8作为这家公司在纯电市场的关键布局之一,承载着它扩大市场份额的期望。从目前市场反馈来看,i8在产品力上有不少亮点,例如智能化、舒适性以及续航方面都得到了不少好评。


小米汽车:小米7月交付量超过3万台,环比增长约20%,累计交付已超过30万台。


回看前两个月的交付,5月28000台,6月25000台,假设订单饱和的情况下,产能提升并不明显。一两个月后,二期工厂将投产,小米下一个突破点是金九银十。还是那句话,限制小米的只有产能。


● 2万+梯队:深蓝同比上涨62%、埃安同环比下滑


7月交付量/销量在2万辆+的新势力有3家,分别是深蓝汽车、埃安汽车、蔚来汽车。


深蓝汽车:深蓝汽车7月销量为27169辆,同比增长62%,环比下滑9%。


深蓝S05、S07等仍是销量担当,新成员深蓝S09上市三月已初现走量潜力,为品牌注入新活力。7月3日,长安汽车在挪威举行盛大发布会,宣告欧洲首家旗舰店正式运营,并推出全球战略车型深蓝S07,加速推进全球化战略。


埃安汽车:广汽埃安7月销量为26557辆,同比下滑25%,环比下滑5%,是榜单中除理想外另一家同环比下滑的新势力。


广汽埃安方面表示:“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我们将持续投入、打磨产品和服务,努力寻求销量突破。在补能方面,我们一直在努力完善网络。7月新增了437支自建直流快充桩,总量达到14096支,继续在车企中保持领先。”


蔚来汽车:7月销量为21017辆,同比增长2.53%,其中乐道品牌为5976辆,萤火虫品牌为2366辆。


乐道L90于今日(8月1日)开启全国交付,蔚来品牌2025年最重磅的产品全新ES8将于8月下旬发布,后续销量值得期待。


● 1万+及以下梯队:阿维塔同比暴涨178%、岚图同环比上涨


7月交付量/销量在1万辆+的新势力有3家,分别是极氪汽车、岚图汽车、阿维塔汽车。


极氪汽车:极氪品牌7月销量16977台,环比上涨2%,同比下滑17%。


岚图汽车:岚图汽车7月销量为12135辆,同比增长102%,环比增长21%且实现六连涨。1-7月累计销量68263辆,同比增长88%。


7月12日,“极智驾享大五座SUV”岚图FREE+上市,共推出三款车型,售价21.99万-27.99万元。此外,作为岚图与华为深度合作打造的又一力作,全新岚图知音将在8月底上市。


阿维塔:阿维塔7月销量为10062辆,同比增长177.57%;年内累计销量为69146辆,同比增长111.75%。


进入2025年以来,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全面渗透国内市场,越来越多的车企通过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只不过,新能源市场发展太迅猛,加上车企狂卷新车,导致车市竞争异常激烈。在新一轮洗牌中,优胜劣汰的法则正加速上演,车市更多的变化正在发生。


接下来看传统车企7月新能源销量。


图片


比亚迪:比亚迪7月销量为344296辆,较去年同期的342383辆微增0.6%;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售80178辆,同比增长159.5%。


其中,王朝/海洋销售315136辆,方程豹销售14180辆,腾势销售11375辆,仰望销售339辆。集团本年累计销量为2490250辆,同比增长27.35%。比亚迪新能源已累销超过1300万辆。


吉利汽车:新能源方面,7月吉利汽车新能源销量(含吉利、领克、极氪)达130124辆,同比增长120%,单月新能源渗透率达55%。今年前7个月,吉利汽车新能源总销量超85万辆,同比增长126%。


吉利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多品牌战略。如吉利银河品牌,凭借时尚的外观设计、先进的智能配置以及合理的定价,受到消费者青睐。同时,吉利汽车在技术研发上持续投入,混动技术的优化升级,提升了产品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助力其在市场中攻城略地。


上汽集团:今年7月份上汽新能源车销售11.7万辆,同比增长64.9%。1-7月累计销售76.4万辆,同比增长43.5%


奇瑞汽车:新能源领域,奇瑞集团7 月份销售新能源汽车65357辆,同比大幅增长44.1%。


长城汽车:长城汽车7月新能源销量为34593辆,环比下降5%,同比增长43.3%;1-7月累计新能源销量195007辆,累计同比增长24.6%。


长城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转型和布局逐渐见效,其推出的新能源车型在外观设计、动力性能等方面具有一定特色,同时长城在SUV领域的传统优势也为其新能源车型的推广提供了助力。


NO.2 上半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59亿辆,新能源汽车占比超10%


公安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59亿辆,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增长,保有量达到3689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0.27%。


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汽车1250万辆,同比增长0.68%。其中新注册新能源汽车562.2万辆,同比增长27.86%,创历史新高,在新注册汽车总量中占比44.97%。


在城市汽车保有量方面,101个城市超过100万辆,27个城市超过300万辆,成都、北京、重庆超过600万辆。


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10%,是行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标志着新能源汽车已经从政策驱动,逐渐迈向市场化普及阶段,这也将对后市场的影响从局部渗透转向全面重构。


二、主机-4S动态


NO.3 近五年超1.2万家4S店退网,经销商集团加速布局新能源,转型成效如何?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5)》,截至2024年底,全国汽车4S店网络规模为32878家,同比减少2.7%,全年退网数量超过4400家。


按照历年统计的退网数量来看,2020年2362家,2021年1400家,2022年1757家,2023年2540家,2024年4000家,近五年有超1.2万家4S店退网。


在这种情况下,头部集团也面临“渡劫”,加速布局新能源成为突围的核心方向。


前不久,汽车服务世界对比了《2025中国汽车流通行业经销商百强排行榜》与《新能源排行榜》,发现4S集团新能源布局呈现显著差异:


一是转型成效分化:新能源销量占比差距大,最低不足20%,最高超90%;


二是区域表现存在差异:华东、华南地区4S集团转型突出,华北、东北地区相对缓慢,反映区域市场接受度差异;


三是头部策略分化:头部集团转型路径多元,包括聚焦重点品牌、布局重点区域、走“大而全”路线等。


此外,不同梯队4S集团的新能源转型也存在不同特点:


头部4S集团,主要是将新能源作为战略补充,形成“燃油为主+新能源车补充”的格局,新能源销量占比15%-30%,比如永达集团占比17.4%,凭借基盘庞大,更注重平衡燃油车与新能源资源。


中腰部4S集团,将新能源作为转型突破口,新能源销量占比高,如北京鑫敏恒,新能源销量占比78.7%、山东顺骋占比42.7%,依托燃油车业务基础快速切换赛道,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中腰部以下4S集团,新能源是生存选择,部分甚至转型为新能源专营集团,比如安徽东和新能源占比93.3%、成都新港占比93.8%,多聚焦比亚迪等头部新能源品牌,虽高效抢占红利,但过度依赖单一品牌,抗风险能力弱。


目前4S集团新能源转型尚未到“决胜局”,不同梯队因资源、规模差异选择差异化路径,而售后价值链重构才刚起步。


对行业而言,无论是4S集团还是独立售后,紧跟技术趋势、调整业务模式是生存与发展的核心。


相关阅读:

传统4S集团接连爆雷成常态、某集团靠卖比亚迪跻身百强…4S集团新能源转型的生死时速!


NO.4 传尚界将设独立销售渠道,超1000家4S经销商挤爆招商通道,永达汽车也要入局?


7月14日,华为与上汽联手打造的尚界H5官方图片正式曝光,引起车圈极大关注。


据汽车博主孙少军爆料,尚界的首款车型H5定位为主流SUV,主打性价比和实用性,目前已经吸引了超过1000家经销商报名参与渠道招商,业内预测其月销有望快速突破1.5万辆。


有行业人士透露,近期鸿蒙智行传出“多界”推行专网渠道,目前智界和尚界的专网正在招募中,主要是以三四线城市为主,因为鸿蒙智行在一二线城市新能源渠道布局已相对密集。


在三四线城市及下沉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尚界通过专网渠道下沉,能够填补市场空白,触达更广泛消费群体。


超1000家4S店挤爆尚界报名通道这一事件,一方面反映出尚界品牌有较大的吸引力,同时显示出4S店也看到了下沉市场的潜力,希望借助尚界品牌在这些地区开拓业务。


据晚点Auto报道,全国营收规模第二大、总部位于上海的永达汽车是参与尚界专网的经销商之一,目前华为现阶段对经销商的要求是“以快速进入经营为主,不需要太复杂的装修。”


一位同时经营问界和鸿蒙智行用户中心的经销商表示,当前华为倾向于在现有经销商体系内拓展渠道,即已经获得授权的经销商拓展更多门店。


三、更多售后动态


NO.5 比亚迪收购油漆厂、东风风行新车出厂“自带车衣”、膜小二与212越野车合作,主机厂加速控盘售后?


根据F6大数据研究院2025年第二季度报告,汽美等后市场业务产值下滑明显。


其中,美容业务产值下滑11%、精品业务下滑17%,同比降幅显著,钣喷年度累计下滑10%、美容年度累计下滑12%。


尽管美容、精品业务二季度环比分别增长17%、2%,呈现回暖迹象,但整体仍承压明显。


对于下滑原因,或许与主机厂及4S体系的“锁客”与业务前置相关。


一方面,4S店通过“买新车送贴膜”“续保送漆”“保养送镀晶”等方式锁客,将高附加值的汽美业务,如贴膜、喷漆等,绑定在新车交付或维保环节,导致独立售后美容产值被分流。


另一方面,主机厂将后市场业务前置到生产环节,汽车服务世界梳理,主机厂阵营出现了几个动态:


一是东风风行“星海S7”出厂自带车衣,由涂装车间自主装贴,成为新的效益增长点,探索售后“新蓝海”;


二是膜小二与212越野车合作,车膜成为新车出厂前的选配项目,实现“前装预装+后装覆盖”;


三是比亚迪入股油漆厂,布局汽车涂料全链条,可自主生产油漆,从源头锁定改色、喷漆等需求。


这些动作均指向主机厂抢占“原厂认证”高地,重构售后产业链,这也意味着主机厂不再满足于仅仅控制新车销售和基础维保,而是希望从源头锁定高附加值的美容等汽美业务,从而在售后市场分得更大的蛋糕。


如果主机厂突破效率与产能瓶颈,可能在技术标准、供应链、消费者认知等维度重塑业务价值分配,甚至颠覆传统汽美业务模式。


但另一方面,汽美业务依赖手工技术,前装化需匹配整车生产节奏,目前流水线作业难度大,且标准化服务难以满足车主个性化需求。


对独立售后来说,打造差异化优势,在复杂曲面施工、特殊车型处理等领域形成技术壁垒,可以弥补4S店标准化服务的不足。


另一方面强化自身的“专业化”与“价值回归”,通过极致服务,在主机厂前装化冲击中占据生存空间。


相关阅读:

4S集团加速布局洗美、主机厂试水“新车出厂自带车衣”、美嘉壳也已押注…汽美行业卷疯了!


NO.6 新车10多万,修底盘6万,新能源车维修贵困局何时破?


“花十来万买的车,修个底盘竟要6万多!”


最近,新能源车主林女士的遭遇引发众多车主共鸣。面对新能源维修天价,车主们要么接受4S店高价,要么冒险找第三方维修,但有可能会失去质保。


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新能源车企通过终身质保等条款限制车辆进入第三方维修企业,形成事实上的以技术壁垒垄断市场;另一方面又缺乏维修定价权的制约,导致车主被迫为“技术溢价”买单。


而新能源车企不愿意开放维修技术,甚至以安全的名义频频发起诉讼,导致第三方维修企业迫于风险不敢接单。但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不应牺牲消费者的选择权为代价,实现“修车自由”势在必行。


NO.7 多位车主因“行驶里程过高”被取消“终身质保”权益;出险后“在4S店修仍脱保”,某车企终身质保承诺频现缩水


近期,蔚来车主被取消终身质保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多位蔚来首任车主购车时获终身质保、免费换电等权益承诺,如今却被单方面取消,原因是行驶里程过高。


河南车主高先生2020年8月以近60万元购入蔚来ES8六座签名版,购车时明确享有“首任车主不限里程、不限时间的终身质保和终身免费换电”权益。


然而,今年7月9日,他收到蔚来短信通知,称因其车辆“一年行驶17万公里,远超行业标准和日常使用场景”,故取消其终身免费换电、终身质保等核心权益,理由是“用于特殊使用条件或目的”(如出租、运营等)。


高先生的遭遇并非孤例,有江苏ES6车主反映,因生意需频繁往返江苏与新疆,年行驶超15万公里,同样被取消终身权益,理由为“非正常使用”。还有另一位蔚来车主两年行驶35万公里,蔚来以“使用强度异常”为由终止权益。


7月30日,《百姓315》又报道了一起郑州车主郭先生的遭遇。


作为蔚来某款车的首批用户,郭先生去年在山西发生事故后,厂家派来的拖车人员在全车没电时未切换拖车模式硬拖,导致防撞梁断裂、部件变形。4S店列出约14万维修费,并称若不在店内维修将取消“终身质保”,郭先生无奈选择店内维修。


但是到了今年7月,郭先生被告知因去年更换防撞梁,终身质保已被取消,如今空调压缩机损坏,4S店拒绝保修。


销售人员表示,因更换纵梁导致终身质保取消,而郭先生质疑纵梁变形原因是拖车所致,且当时维修费由4S店承担。


多起事件同时将“车企终身质保”这一备受车主关注的权益推至风口浪尖,也暴露了该模式在实际执行中的诸多争议。


对于车主而言,终身质保是一种颇具吸引力的权益,正如车主高先生所说“若没有终身权益,我何必花60万买蔚来?”,这反映出首批用户为品牌溢价买单的核心动机——主要是服务。


但保障的边界划分、判定标准往往掌握在车企手中,车主明显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弱势地位,而这种权益倘若说变就变,会影响车主对品牌的信任。


对于车企而言,需要重新审视和完善其售后政策,明确权益边界和限制条件,平衡企业成本与消费者权益,避免类似争议再次发生,以维护品牌声誉。


NO.8 比亚迪财险半年成绩单出炉:扭亏为盈,业务收入增加19倍,车企直营车险优势凸显?


近日,比亚迪财险披露2025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比亚迪财险成立于2016年2月,前身系2016年获批的互联网险企易安财险,因偿付能力危机,2020年7月遭监管接管,2022年启动破产重整。


2023年,比亚迪推动战略重组:先是比亚迪汽车工业受让易安财险100%股权,在完成破产重整后正式更名为“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后增资30亿元将注册资本提至40亿元,至此,比亚迪正式涉足保险领域。


目前,比亚迪财险由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100%持股,后者由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持股96.79%,王传福为比亚迪财险实际控制人。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财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3.98亿元,同比暴增1978.5%,已超去年全年。与此同时,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134.59万元,同比增长69.89%,成功扭亏为盈。


支撑这一业绩的是比亚迪汽车上半年优异的销量。


比亚迪发布的2025年6月产销快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214.6万辆,同比增长33.04%,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对比亚迪财险而言,其最大优势在于费用控制能力。传统险企综合费用率普遍高于20%。而比亚迪财险凭借股东资源,省去中间渠道成本,上半年实现6.11%的超低费用率。


其核心优势在于其直销模式,省去了高昂的渠道费用。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财险签单保费14.01亿元,已超去年全年签单保费13.98亿元,且均来自直销渠道。其中车险签单保费13.89亿元,非车险前五大险种的签单保费1235.69万元,车险车均保费4300元。


自去年5月正式开展新能源汽车保险业务后,比亚迪财险保费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比亚迪财险2024年第二季度签单保费0.67亿元,第三季度猛增至4.85亿元,第四季度更是达到8.43亿元,全年签单保费达13.98亿元,且全部为车险业务。


四、更多影响力企业动态


NO.9 新能源过保元年来临,途虎投入十亿补贴与百亿流量,加码新能源车维保布局


2025年被视为“新能源过保业务元年”,预计超100万辆新能源车过保后流入独立售后市场。


但行业普遍存在资源与技术能力匮乏的问题,途虎通过早期布局和体系完善,助力加盟商抓住这一蓝海机遇。


7月3日,途虎养车推出“十亿补贴、万店同行”计划。


据观察,在新能源业务上,途虎的布局分为几个方面:


一是布局新能源维修的检测工具、设备和场地,同时与整车企业、电池企业、充电桩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二是在三电检测上,途虎推出了线上云检、线下深度检测等细分服务;


三是在三电养护上,途虎提供油液类养护,以及针对三电系统、高压系统、智能驾驶系统、车身底盘的全方位养护服务;


四是在三电维修上,途虎推出“电池包开箱维修”服务,大幅降低三电维修成本。


五是在新能源延伸业务上,途虎全面升级美容中心,为新能源年轻车主提供洗美、贴膜、改色等个性化服务。


此外,面对行业“新能源汽车维修用工荒”困境,途虎积极参与新能源车售后服务标准的制定,建立技师人才培养体系。


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途虎体系内具备低压电工认证的技师数量已超800人,接受过新能源维修技术培训的技师数量超4000人,平台新能源用户数同比增长105%。


通过工具、设备、技术、人才、业务的全体系支持,帮助加盟商以低成本、高效率转型新能源业务,拓展“燃电一体”门店的服务能力,从而在新能源售后市场中占据优势。


相关阅读:

途虎十亿新政出炉,我们挑出了加盟最该关注的几点


NO.10 发布“新能源战略”、臻选店数量突破1300家,美孚1号车养护五周年战略升级


近日,美孚1号车举办五周年庆活动,在总结五年发展成绩的同时,还发布“星盟计划”和“新能源战略”,以开启全新发展阶段,回应行业痛点并布局未来。


具体到新能源战略方面,核心包含四大板块:专业产品、服务升级、门店培育和标准共建。


活动现场同步亮相两大核心新能源产品,分别是通过孚创渠道首次发布的美孚EV电动车减速箱润滑油,以及美孚1号车养护旗下自主产品品牌孚配品牌全面上新的电动汽车冷却液。


配合已有的混动适用润滑油和刹车油产品线,美孚1号车养护成功构建起覆盖新能源车关键“三油一液”系统的完整解决方案,可满足当前市场主流新能源车型的养护需求,标志着品牌在新能源车后市场领域的战略布局取得重大进展。


此外,美孚1号车养护宣布与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携手,联合制定首个关于“电动汽车油液产品服务规范”的团体标准。该标准将首次明确新能源车油液产品养护的标准化操作流程,为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市场规范奠定基础。


在新能源车维修需求尚未大规模爆发之际,美孚1号车养护率先完成“三油一液”产品矩阵布局,为加盟商抢占新能源后市场先机提供全方位支持。


战略四大板块与门店日常经营所需的“产品、服务、人才”高度挂钩,且按照美孚1号车养护臻选服务体系的高标准执行,最终形成一套系统的闭环赋能体系,提升门店新能源服务的整体盈利能力。


相关阅读:

门店数量突破1300家、发布“星盟计划”和“新能源战略”,解码美孚1号车养护的生态赋能新路径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
自由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