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店从3家砍到1家,年产值却从200万涨到1000万,“低价引流项目”都赚钱,这家汽修店靠网红项目逆势增长?

拉面安
2025-08-19
来源:汽车服务世界

作者 | 拉面安

来源 | 汽车服务世界(ID:asworld168)

欢迎供稿 | 陈凯:15827582449


佛山修车界有个周主任,入行15年只干汽车维修。


中职汽修专业毕业后,周主任便入行当了学徒,一门心思和修车打交道;创业后他又继续深耕汽修领域,在佛山罗村开了家其貌不扬的店,名字叫“宝德福”。


因技术底子扎实、加上几公里外便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二手车售后市场,他的店自然而然主攻起了二手车售后业务,在不接受任何外来客户的情况下,日子也过得无比滋润;生意也是越做越大,店面数从1家扩张到了3家。


不过,这样顺风顺水的生意因口罩事件的到来而戛然而止。面对骤减的客流量和断崖式下滑的生意,他开始认真思考如何转型。


与同期部分同行相似,他也是第一批吃到新媒体红利的人;但不同之处在于,他最初对新媒体的态度极为抵触。


“前前后后下载又卸载了抖音9次”,直到有一天,他随手发布的一条“丰田方向柱维修”视频突然爆火,播放量突破100万,直接带来300多台车,这让他看到了新媒体的价值。


此后,凭借对新媒体风向的敏感度和对技术本质的坚守,他几乎抓住了小保养、免拆治理烧机油、积碳清理、变速箱油更换以及底盘整备等每个网红项目的发展风口,成功将流量红利转化成了持久的经营优势。


2023年6月,他和合伙人正式把店名从“宝德福”改成了“六式汽车底盘调教中心”,开始专注解决各种底盘疑难杂症·老车整备。


图片


在门店总量收缩的情况下,六式的生意却越做越好。"没做网红项目前,我们的年产值最好也就200-300万,但现在我们的年产值已经破千万,单月毛利最高的时候超40万。”


一、传统老店升级成1000平“底盘专修”店,年产值破1000万


"六式汽车底盘调教中心"位于佛山罗村。从店面形象来看,这是一家开业不到两年的新店,但其经营底蕴实则已有11年之久。


更名背后,和门店主营业务的定位和结构变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2022年,周主任注意到了底盘项目,彼时他已经在大环境影响下,改变了“什么车都修”的传统经营策略,转而捕捉网红汽修项目的风口,并摸索出了一套"短视频+专业维修"的新模式。


“当时就觉得这是个好项目,但展开难度太高了,而且那个阶段,我们主要做变速箱油更换、清积碳、烧机油治理项目,所以也没有把底盘业务作为主攻业务。"


业务繁忙虽然是一方面,但更关键的点在于,彼时周主任深知,自己的店并不适合展开这项业务。“两个原因。一是技术。底盘涉及到的体系比较多,而且很考验员工的技术能力,和我们当时的用工结构不符;二是周转率。底盘项目虽然单产高,但工位周转率其实很低。"


但到了2023年底,他发现烧机油治理的瓶颈期来了,大保养也有点推不动了,便决定把底盘项目捡起来。


在正式确定捡起底盘项目前,他做了一个基本判断:"我们的供应链是没问题的,但是我们要找到底盘项目的卖点。"


“找卖点”的过程中,他主要做了两方面权衡。


一是定位自己的竞争对手。


"要是在区域范围内,定位自己的竞争对手是谁,然后找到自己有优势的差异点,而不是跟着别人的脚步。比如佛山有很多全国养车连锁的加盟店,客户被教育的程度不一样,所以差异点跟下沉市场同行肯定是不同的。"


二是复盘此前几个网红项目的成功经验。


他在直播中复盘了“变速箱油”和“积碳清理”两个项目的操盘心得。


变速箱油底壳项目是六式最早爆火的项目之一,主要胜在两个地方:


可视化差异。"以前行业都用循环机,但我们直接拆油底壳,这种拆装方式的可视化,直接让客户看见了服务的价值";


价格差异化。"这也是我们要找竞争对手的另一个原因,我们这边连锁店比较多,所以那时候就先看了一个全国连锁换变速箱油的价格,我记得是1200以上,所以我们直接定价680和880"。


这里面,可视化差异是网红项目成功的基础。"比如干冰清洗能火,靠的就是'视觉冲击力'。那种白烟滚滚的效果,在短视频里就是流量密码。"


一通梳理下来,周主任发现,想要把底盘项目做火,挑战不小。


"怎么展示出来?这是最大的问题,变速箱可以直接拆装展示、除积碳可以通过干冰冒烟展示,但底盘异响这种问题怎么展示。”


最终他的解决方案是引进摇摇机。"最开始我们引进的时候,争议不小,说我们割韭菜,但我们为什么非要上设备?设备又重、还要操作、员工又累,底盘异响开出去找个烂路,转一个圈就知道了,根本不需要这些设备。"


他自己也经历了一个阶段的挣扎,后来理性告诉他:底盘项目要想成功,必须把“看不见的异响”变成“看得见的诊断”。


“不是我们门店需要这个设备,而新时代的客户需要。因为这就是一种'可视化诊断',客户刷短视频的时候其实没耐心、也不愿意研究我们门店到底有多专业的,他们更多时候,真的就是通过一眼能看到的东西,来判断一家店行不行。"


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对的。


以这个设备为切入点,佛山六式推出了"19.9底盘异响设备预约检测",这个项目也迅速成为门店引流效果最好的网红项目,短短几个月这个项目的销量就卖出了1000多份,最终帮助佛山六式成功打通了汽车底盘“底盘胶套、异响、整备、亨特四轮定位和减震器维修”等业务路径。


目前,佛山六式的主营业务已经从之前的“变速箱油更换+清积碳+烧机油治理”转型成了“底盘业务+大保养(火花塞、积碳、变速箱油、刹车保养)+烧机油治理”,基本都是高客单价项目。


“我们现在保养一个月不超过50台,但月毛利最高能到40万,而且我们从开业到现在,毛利率从未低于70%,上个月我们的毛利是33万,毛利率达74%。”


这样的成绩,显然得益于佛山六式如今的网红项目运营体系。


二、一条视频贡献60%毛利,爆火秘诀是“明码标价”


截至目前,佛山六式全网共计9个账号,其中周主任自己操盘了4个账号。


“两个抖音号合起来粉丝近9万,一个视频号粉丝差不多6万,1个快手账号粉丝大概1万多,全网粉丝16万+。”这在行业中已经属于中上水平。


汽车服务世界注意到,目前更新频次最高的账号是“六式汽车底盘专修(粉丝4.89万)”,大多视频是周主任亲自出境,主打施工实拍+技术讲解,内容聚焦“减震”领域。


但进一步观察会发现,这些视频其实有非常明确的类型差异:一种是投流型,一种是引流型。投流型视频力求能够精准投放,而引流型视频一般不投流,追求自然流量。


关于投流视频,周主任分享了核心策略:"关键不在于素材或技巧,而在于项目选择。理想情况下应该选择高毛利项目,即使毛利达不到预期,也至少要确保引流项目能为门店带来可接受的利润空间。"


在此基础上,投流视频的核心需要有核心爆点,这也是网红项目能够大火的原因之一。


周主任以六式最近最火爆的一条短视频为例,其核心爆点就在于"明码标价"的透明修车理念。


"我们在视频中清晰标注,一两百元就能维修减震器,这条视频全网获得了120万播放量,当月为我们贡献了60%毛利,一直到现在,这条视频每天都能带来20-30台的进店量,因为我们持续为这个账号进行了广告投放。"


而关于引流视频,周主任也分享了引流效果最有效的两类视频:要么是"强人设"视频,要么是"项目+价格型"视频。


"强人设的视频效果最好,不仅投流费用低、而且变现客单价高,但我们行业能拍出人设视频的店很少"。


"项目+价格型"视频是适合大部分汽服店的方向,至于项目价格具体定多少,取决于当地客户的需求以及当地同行的价格。


他的观点是:引流品的定价要不就不干,要干就干到别人无法干。


"定价真的定生死。我们以前拆油底壳换变速箱油为什么定580、680?就是对标养车连锁的价格,直接按50%定价,而且还包含换滤芯/滤网,但这个是因为我们这边竞争太激烈了,未必适用于其他同行。"


此外,在内容节奏把控方面,周主任也有自己的策略。


“当引流视频见效、车间业务饱和的时候,我就会转向拍摄高质量的大整备类视频。因为我们需要吸引的是高质量客户,而不是贪图便宜的羊毛党。"


不过,无论是引流类视频还是投流类视频,佛山六式的核心价值主张和服务理念始终是一致的。


"在视频里,我不会刻意强调自己有多良心、多省钱,而是如实告知车主:我们的技术能帮你合理节省开支,但车辆该维修的部位绝不能含糊。必须把真实情况说透,否则只会让车主觉得我们是家没有技术含量的普通修理厂。"


据了解,六式汽车目前的口号是"修不好不要钱,有问题二次维修"。


"但事实上,第一次修完后客户反馈有问题的,我们一般优先选择退钱。因为有些客户是从30公里、50公里甚至100公里外过来的,人家过来也是有成本的,我第一时间就会选择退钱,现在网络上透明度很高,不能想着敷衍甚至掩盖问题;但对那些相信我们而且过来也方便的车主,我们会优先二次维修,因为我们希望能真正用自己的技术帮客户解决问题。”


周主任强调,口碑比短期利益更重要。“不能因为怕麻烦就损害客户的信任,这一点在做网红项目的时候更要关注。"


图片


三、“低价引流”也一定要赚钱


行业价格战和流量争夺战的影响下,很多老板其实把网红项目和低价引流划上了等号,且在事实层面,这些项目在落地的时候,的确有“累死自己、卷死同行”的味道。


但周主任却强调:“我们看同行的线上视频或者线下活动的时候,不能只看到"低价"两个字,而是要去看他们后端是怎么挣钱的。”


佛山六式即便是低价引流项目,也是赚钱的。


"我们的19.9元摇摇机检测和68元四轮定位项目,表面看的确是靠低价引流,但实际上我们现在1000多平的店,不仅没有亏损、反而盈利一直在持续提升。因为我们前端通过网红项目获客,后端设置了明确的变现路径,且每个转化环节都经过了精心规划。"


如何在保证低价的同时维持合理毛利?六式主要依靠两大核心优势。


一是供应链优势。"我们其实已经建立了高效的供应链体系,能够有效控制整体运营成本"。


二是创新的理念。"我们坚持'以修代换',通过专业技术解决问题,显著提升了毛利率。"


关于第二点,周主任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其实现在很多传统门店也意识到了,单纯的换件模式利润空间有限。以奔驰空气减震器为例,专业维修服务收费可能只需要车主花个1600元,但其实门店需要付出的材料成本可能才100多;但如果直接更换,配件进货价就要2000元,加价空间只有2-3%,因为再多了车主也不愿意。”


不过,他也强调,这背后涉及到两个非常核心的门店经营基础。


一个是技术团队。“技术团队不行,周转率就上不来,毛利再高都没用”,目前佛山六式主要采用“技术骨干体系+项目负责人双轨”制度,同时通过激励制度解决这个问题。


另一个则是设备投入。“2024年末,我们完成了全面的设备升级,新增亨特四轮定位仪、哈瑞斯减震拆装专用工具组、高精度扭力扳手及诊断设备,同时更新了奔驰/宝马原厂诊断系统,这些设备不仅是技术的一部分,而且可以直接带来服务价值的提升,我们现在四轮定位项目价格从68元调整至380元。现在的亨特设备主要服务于大整备客户。"


佛山六式“低价引流项目赚钱”的理念和技术设备投入的价值,直接反映在了“复购率”这一经营数据上。


四、“客单5000以上底盘整备业务”复购率超50%背后


“底盘整备不仅是我们客单价最高的项目,也是我们现在复购率最高的项目。我们底盘整备客单价超过5000块的,转介绍和复购率在50%。”


与此同时,佛山六式还会通过一系列的精细化运营,巩固并提高底盘整备项目的复购率。


一方面,对于客单价超过3500元的客户,六式会根据情况提供两项增值服务。


"第一,赠送亨特四轮定位一次;第二,早期我们还推出了特别优惠——赠送一次全车保养,不限车型,可转赠亲友。客单价超过5000元的客户,则可获得两次保养服务,全部使用美孚、嘉实多等大品牌机油,且不限制机油用量。"


另一方面,在短视频运营中,周主任和团队也会通过全方面的细节把控,持续强化IP和门店的关联性。


"这里的IP不仅仅是人设,还是地址。通过短视频吸引的客户就是冲着IP来的,要么冲人这个IP,这背后是信任逻辑;要么冲地址这个IP,背后是便捷逻辑,所以我们的短视频IP一定要常驻门店。我们调研过同行情况,发现'人店合一'的门店,其网红项目的复购率同样很高,这验证了IP在场的重要性。"


此外,私域群运营也是当下六式的重中之重。“目前在群运营方面的逻辑有三个:①建群标准方面,客单价高于3500以上的客户单独建群,这个标准是按照六式对自身的定位而定的;②转化原则是不做强转化,群内会有二次销售动作,但要求是不能超过两次;③二次升单动作理性进行,现在不能一开始推荐‘底盘整备和大保养’套餐,而是要分阶段解决客户需求,先解决显性刚需问题,再挖掘隐性需求。"


这样环环相扣且层层递进的运营模式,无疑是六式打破"低价引流亏钱"魔咒的真正密钥。


五、共同的焦虑


2025年3月,周主任拿下了"六式汽车底盘诊断调教技术中心"正对面的门面,第一做液压减震维修中心、第二做空气减震维修中心、第三做方向机维修中心。


图片


"我们的规划是把所有店整合到一起,把底盘项目做专做深,打造数据化诊断底盘,能修不换,真正做到良心修车,不让车主花冤枉钱。"


周主任强调,未来10年,佛山六式只专注于底盘一件事。


直播中,他说的一句话非常值得推敲。


现在汽车后市场的老板就分两种,一种是互联网思维的,一种是传统思维的。


“我自己以前就是前者,对短视频下意识排斥。所以一开始转型的念头才会在我心里反复拉扯;但后来我发现不行,不能活在自己的温室里面,因为淘汰节奏太快了,所以我们干汽修的,一定要变。”


和所有做网红项目的老板一样,周主任也有"永远在找下一个客户"的焦虑存在,但应对焦虑,他也有三点自己的思考。


第一是坚持运营。


"我们整个运营重心都集中在三个方面:广告投放、私域客服维护以及客户邀约体系(包括二次邀约),这些环节我们都投入了大量精力。"


第二是做有血有肉的修理厂。


"底盘要做专做精,短视频也要坚持深耕。如果我现在要起号,那可能就会拍被老板娘逼着拍视频的一天,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有血有肉的汽车维修工,而不是只会在这里侃侃而谈的一个短视频人。"


第三是持续拥抱新媒体。


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汽服人,他也担心今年生意这么难,明年可能会更难。


"所以我们会继续拥抱短视频、继续做好网红项目,我现在直播做得少,但我们已经计划要做直播间了,一个是透明保养直播间、另一个是底盘一口价的直播间,项目的搭建工作已经在准备中了。"


在他看来,无论生意大小,做生意都要居安思危、要落地。


“没办法,干技术的人,想要破圈太难了,只能不断走出去,跟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多学习一点、多落地一点。方法千千万,落地最重要,否则学一千种一万种也没用。"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
自由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