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 野村綜研(上海)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 朱四明 在采埃孚售后助力的2023(第十四届)汽车服务世界超级大会-主论坛上的发言实录,如有出入,敬请谅解!
感谢胡司令,每年都有机会跟大家探讨。
今年途虎上市可喜可贺,我们还有很多区域连锁公司,是不是马上就有新的公司上市?这个问题相信不少人都有兴趣。
中国区域连锁也有在全国范围布局比较多的,我大概走了一下,大概有十几家,集中拜访后,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连锁都是连而不锁。
所谓连而不锁,就是店很多、可能上千家,但项目很少,主要卖点润滑油、轮胎之类的,大概小几个亿规模,基本不超过5个亿,3个亿左右;还有种是锁而不连。就是项目渗透很好,店控的很好,但开店比较累。
这些连锁,尤其是区域连锁,未来有什么样的破局方法?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这件事。
规模与范围——两种商业模式
区域连锁有两种商业模式,一是单一业态做规模经济,二是多元业态做范围经济。
所谓范围经济,指涉足多个领域,打造立体生态圈;规模经济就是某种业态做大做强。范围经济的极致不在后市场,极致是这家公司。河南许昌的胖东来,非常有名气,大概六七十亿规模。业态除了超市之外,包括医药、珠宝、眼镜、书店、餐饮、电影院等很多东西,这是范围经济非常极致的代表。但就是这么厉害的胖东来,走出许昌也非常困难。中间去过新乡,但后来又退回来了,能不能再走出来,我们拭目以待,我们期待它能走出来。
回到汽车后市场,想要做真连锁,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店里面到底干哪些事,很多店搞的太复杂,太复杂和太简单都不是一件特别好的事。太复杂代表这个店很难复制,要么店里面东西特别多,要么就是搞的服务特别复杂。无论是规模还是范围,都需要考虑单店模型里的产品/服务项目组合,门店形态比如包含几种单店模型和区域扩张三个维度问题,且三者同时发展的难度极大。
区域连锁模式选择
下面说下区域连锁的模式选择。
越高频消费、生活密切的产品越易形成范围效应。
实体领域,范围经济的复制难度更大。在汽车后市场,一二线城市可以范围方式做出10亿规模的上市公司,但很难复制,也可以规模方式在一个省能做出10亿规模的上市公司,且更容易复制。
不过,以“范围”为思路打造业务,前提是建立极强的品牌效应和锚定的客户心智,越高频消费、生活密切的产品越易形成范围效应。在座有任何一家精品卖得好的吗?应该是蛮难的。
范围经济复制难度很大,胖东来在2005年进入新乡,用新业态做新城市,这一波应该说是失败了,新业态店关掉了。2016年又进新乡,但是用同样的业态,能不能走出去,能不能再造一个许昌,我们还得继续看。其实新乡和许昌很像,基本上都是五六百万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3万元左右,民用汽车保有量各方面都很像。
举个跨界的例子。无印良品相对于优衣库差距非常大,早期无印比优衣库表现要好,现在收入只有优衣库五分之一。你注意看,这五分之一是在几乎相同的毛利和净利润、但收入只有优衣库的五分之一情况下,两家都在IPO以后门槛大开,但优衣库有一个大得增长,而无印良品涨得很慢。
再看后市场的两个例子。
一是业态相对比较单一,典型的是兔师傅,业态比较简单。在一个区域做得非常极致,二是我们的路路通,在三四线城市业态做到比较极致,做到上亿规模,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业态,一个是做区域,一个是做范围,王总的方式复制难度非常大。
发展路径与关键成功要素
我们经常会讲这张图。制造业与服务连锁都是一样的,大体上经过三阶段。
首先是前台发展、后台污染。
先有产品或者有一种商业模式,找到适用的客户就涨起来了,发展的是前台功能、营销功能,污染的是后台,比如商品供应链,包括组织、IT功能。很多企业都走不过治污的阶段,与制造业、配件流通也是一样的,绝大部分中国企业走不过这个阶段。如果制造业走过这个阶段,基本上能达到三五十个亿,三五十个亿基本上就是IPO。
我重点帮助中国制造业出海,我发现出海之前要先把自己的污染稍微治一治。
治污比较复杂,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对服务业来讲,你可以做到这个城市市占率20%,基本上是上限,再往上做你会很累,制造业10%基本上就是极限,20%是上限。
第一阶段发展完后,你在高级别城市市占率至少达到第一,最终目标市占率三分之一,几十家店,1亿左右的规模。
接着进入第二阶段前台放缓、后台治污。
第一阶段之后高级别城市继续治污,所谓治污就是从客户营销端开始,到供应链端、商品端全部打通,另外组织建设很重要,还有IT。高级别城市市占率达到三分之二,一般扩不超过三个地级市,用高级别城市成功经验做三个地级市,大概×2。第二阶段基本上高级别城市就做透,这时候可能就复制到一个省,差不多5个亿左右。
最后是第三阶段前中后台协调发展。
全部做透,如果你把这件事搞定以后,第三阶段的复制非常容易,从10亿到100亿非常容易,核心思想在第二段,第二段非常累。
我们讲两个关键属性,我今天讲汽服,不是讲汽配。汽服在我们体系中属于重装连锁,汽服属于重装连锁,最核心价值链环节是营销,营销又分为流量经营和门店运营两方面。我再重复一下,在重装连锁里面每个店都要挣钱,不存在单店不挣钱,通过规模效应做到很多家店,通过后台我分享分摊再盈利,这个可能性没有,轻装可以,比如酒店就可以。
昨天这里有一个大课也是在讲这些,大家现在非常关注流量,我们认同,营销两个关键就是流量经营和门店运营。关键价值环节比如营销环节要突破,另外组织环节要突破。
关键价值环节要想突破需要知道三个标,指标、标尺、标杆。
我现在做了一个活动,我在城市里面有1万个G端客户,我做了一个客户,有1000个用户响应,有100个到店,有50个成交,这个数据到底好不好我就问他,其实没有人告诉我好不好,大家没有标尺,这就是现在这样公司价值所在。
首先有指标。
说来说去公域流量、私域线索、体验、交易、再购、转介绍,不管是以前线性还是现在互为流量,从一个线性关系变成网状的关系,没关系,只是指标之间复杂度多了而已,以前可能就一个指标从头下去,现在可能彼此之间出来很多分支,但是不管怎么样还是要知道指标,这件事没有变。知道指标以后,知道每个指标的刻度,1万个用户是不是都联系得上,这才叫G端用户,做活动有1000个人响应,有100个到店,这个才是标尺。
再谈一个标杆。
我们始终把狭义汽服分为三块,一块是刚性,有固定需求就是维修保养,就是你跟别人竞争需求。第二块是非固定,它是非刚需,你要去竞争需求,就是改装美容。第三块就是事故,这是保险公司决定的,这三类大业务你要确定好。
基于基础业务,可以衍生出非刚需的需求,比如像底盘相关的,下午还有底盘轮盘,像罗总那边的,都是从大方面衍生下来的,这些基本的规律请大家搞清楚。望远镜看外部,显微镜看自身。自己要做负责人和组织,薄弱环节突破和贯通。到底是没流量,还是流量来了你不会转化,这是完全的两件事。
最后是组织环节。
我觉得所有连锁都要强管控,强管控的两个抓手是“人”和“IT”。途虎重“IT”,海底捞重“人”,7-11二者兼重,区域连锁作为服务属性毫无疑问是人。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我希望给大家描绘两类商业模式,区域和范围,连而不锁,锁而不连,针对锁而不连,期待把你的业务做清晰,边界做清楚。不一定绝对的简单,这是两码事。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