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 | 无届创新资本蔡景钟:不出海就出局,中国汽配出海的机会

汽车服务世界
2023-11-28
来源:汽车服务世界

0主论坛头图.JPG


本文为 无届创新资本创始合伙人 蔡景钟在采埃孚售后助力的2023(第十四届)汽车服务世界超级大会-主论坛上的发言实录,如有出入,敬请谅解!


蔡景钟.jpg


大家好,我是蔡景钟,是汽配领域里面持续在做投资的天使投资人。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汽车后市场新的一些投资方向,主要是讲出海,讲出海一些投资逻辑(底层逻辑),第二个讲讲我们投的案例,也讲一讲我们对未来的思考。


大家知道过去汽车后市场里面一些融资有很多投向全车件,真正在汽车后市场里面投资的项目,已经上市的,像途虎养车基于电商到后面工厂店,接下来也有易损件,但做全车件是有难度的。特别研究是碰撞件的时候,我们发现里面还是有很多机会。


原先投资易损件的核心逻辑是基于中国是全世界最大汽车保有量的国家,现在讲投资出海,因为中国是汽车配件的世界工厂,两个底层逻辑不一样。现在我们去看世界工厂在哪里?哪些地方有哪些品类的机会?


出海发展的二十年历程


我们的电商出海在全球都有非常好的案例,本质是从“世界工厂”到自己的品牌出海,我们要从“坐商”到“行商”。早期的时候都是简单贸易型,2.0阶段开始做自主品牌开发,最典型的就是Anker,Anker真正起步也就是抓住了手机,在亚马逊上起家,到今天为止围绕手机周边到3C,已经从亚马逊到全渠道已经变成多渠道、多品类的跨境电商公司。这家公司已经不止做线上,还有做线下的渠道。自己没有工厂,但它的研发能力很强。


Anker已经到了3.0阶段,从2.0卖货到3.0D2C品牌打造。到4.0的阶段,中国的出海就不只是我们把货卖出去,也不只是作为品牌。我们可能就是一个全球化的公司,就好像现在看日本、美国,这就是一个全球化的公司,它的工厂有可能就在全世界,它的渠道也在全世界。最典型的就是SHEIN,SHEIN最早就是在南京,十来年前有很多跨境电商公司,那时候是把中国的服装卖到国外。虽然供应链在中国,但它的总部已经到新加坡,已经是全球化的品牌。TT在国外就是一家独立的公司,中国跨境电商核心观点已经不是把货卖出去那么简单,中国跨境出海,其实有的公司已经走到第四个阶段,已经走向全球化。


我们再看跨境的红利,现在有一个非常好的红利,就是电商的崛起。我刚才举了一个例子,在汽车后市场里面第一家上市的公司是做电商(途虎)的,接下来有可能是天猫养车、新康众,其他电商跨境的也会成长很快。现在全球电商渠道起来之后,其实给了我们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这里面最成熟的肯定是北美、欧洲市场,但是中国电商也是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全球每个地方、每个国家都有电商的崛起,这对中国的机会是什么?就是我们有工程师的红利。因为我们国家最不缺的就是工程师,在过去邓小平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开始,国家加快对于理工类技术人员的培养,中国是一个非常多有工程师培养体系,而且有电商操作经验的国家。


中国人有的工程师、科学家数量仅次于美国,同时人才成本也相对较低。中国现在工厂里面的人工不低,为什么很多工厂都搬到海外去?就是我们工人工资不低,所以我们搬到海外去。但是相对来讲,我们工程师的人才成本更低一些。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在跨境电商领域中有两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一个是有世界市场,一个是有工程师的资源。这两个加在一起,再加上中国数字化的能力,供应链端、生产环节端、流通环节端都已经走向数字化,在过去这个时间,每个行业都有非常好的数字化建设,这就造成出海供应链基础非常扎实。


从生产环节到流通环节,每个环节里面都有很多头部的公司,有很多示范的企业,它们已经把数字化的能力建立起来,这样我们到外国去都是先进的生产力。


跨境的三大红利驱动


汽配出海的机会分享,从短期来看,线上红利驱动的电商机会;从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驱动的长期机会。这个案例是我们刚刚投资的一家公司,在常州的凌越汽配。这家公司本身是做碰撞件的,大家知道常州是中国最大的汽摩配之都,做碰撞件离不开常州。


五年前它们开始做电商,它们开始做到美国去。到今天为止,它们不止是有自己的工厂,它们在美国有电商运营能力,有本土的团队,重点是在美国那边还有几万平方的仓库,这样就完成了全链路建设。


大家看数据,它有三部分。第一部分在美国皮卡车需要有一些改装件;第二部分乘用车;第三部分特种车,包括游艇,像这些毛利比较高。物流端84%自建仓,还有一部分运到第三方海外仓(16%),整个链路都有数字化的工具连接。客户端有亚马逊、Ebay,这是非常典型从工厂走向电商,走向出海。这家公司就像我刚才讲的电商发展路径一样,最早帮人家做外单,到开始做自己自有品牌,做自己的亚马逊和Ebay。再往后面走,它可能也会在国外建工厂,也会在线下布渠道。这个公司对标的就是美国AQQ,做碰撞件、保险件为主有制造基因的配件公司。现在自己有工厂,50%自有工厂生产,50%委托外面工厂制造,这也是得益于在中国有这样的产业集群。比如在常州,它的产业链非常发达,协作起来成本很低。


还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案例,非常快的几年时间做到几十亿的体量,是行业里面非常受尊重的一家公司。这家公司虽然没有自己的工厂,但是它从产品研发、品控到电商运营非常完整。同样这种公司在海外会有自己的仓储物流,会建立自己的壁垒,有非常好的专业门槛,产品选型、服务能力、品控、备货。


这个行业从更长远来看,更长远是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大家知道未来主机厂会出现在中国,这会带来很大大的机会。像我们刚才讲的凌越,我们投的这家公司,它是做外观件、碰撞件的,相对来讲新能源车对这个行业的影响会少一些。但是我们有更多配件可能未来会面临一个挑战,未来这个领域里面还是有非常多的机会出现。


新能源车其实也离不开网络,我们希望有一些公司先走出去,建立网点和服务能力,未来中国新能源车仍然可以共享这些基础设施,这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新能源车的挑战是什么?这是智能化的汽车,就像一部手机,新能源车跟燃油车其实不止是动力系统不一样,它像手机一样,主机厂可以直接跟这辆车收集数据、互动,可能后市场的逻辑会发生变化,跟以前不一样。


从更长远来看,我们非常看好中国新能源车中的主机厂,它会带来后市场比较大的机会,这是我今天跟大家做的一些分享。


谢谢大家!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
自由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