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 邦邦汽服2b业务中心资深总监&新能源业务负责人 张铖 在2023(第十四届)汽车服务世界超级大会-新能源新连锁售后发展论坛上的发言实录,如有出入,敬请谅解!
我是来自邦邦汽服的张铖。
先介绍一下我们公司,邦邦汽服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大概成立5年多时间,股东主要是人保。一直在做“保险生态圈”、“维修生态圈”和“配件生态圈”高价值的连接器和赋能器。
5年里,我们核心是做配件,特别是事故件直供,现在覆盖350多个地市级机构,23个保险企业的服务,包括200家配件厂家,4000+配件供应商,4W+维修企业,1500+低碳修复商,400+损余回收商,20+物流企业。
今天主题是,从保险角度看看新能源对我们的一些影响,给大家做一些分享。
这是邦邦现在保修配的科技树,中间是保险定损,左边是配件回收,右边是维修体系,这是我们的保修配。
我主要从保险出发,谈谈我个人的理解。
保险公司新能源痛点分析
现在新能源对于保险行业,有比较大的冲击,特别是两个方面。
一是理赔端。新能源现在没有完整的独立后市场支撑,其实对于理赔来说是不利的。定损话语权、溢价能力和理赔的定价都是比较艰难的,保险公司对这个事有痛点和极痛的需求。
二是承保端。因为后端的不足,导致前端到承保的理赔定价高,限制承保端定价能力,导致承保面临发展和盈利的两难。
我从保险链路和视角试图给大家分享一下,大家看一下从前端查勘/推修开始,因为没有相关独立后市场的支撑,独立后市场承接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现在缺少推修的机会,现在面临推修的堵点。
第二个是定损,新能源是完全有别于传统车的业态。它的配件、电池修换判定都是全新的。我跟这么多保险公司沟通,我个人认为整个保险行业都没有做好准备,没有哪一家做好准备面对新能源定损,特别是电池、维修做好准备,全都没有。大量一线人员都是在用传统人工智能定损方式试图理解新能源,但这个过程是极其缓慢的。我看到很多保险公司,包括分支机构做了大量培训,但是收效还是比较慢,需要一个过程。定损端电池技术含量为保险公司带来很大的问题。
除了技术含量之外,还有一个关键就是修换判定的标准,这个对于保险公司也是挑战。因为没有独立后市场的支撑,保险公司在这方面只能受制于主机厂(个人理解)。今年8月中,保协联合相关主机厂出了一个标准,但这个标准目前来看还有待执行的过程,所以修换判定是现在目前核心的争议。
第三个是报价,报价主要是因为配件的闭环。配件现在在整个主机体系里面,因为今天是新能源的会。在这个配件闭环下,它的报价一定带来很大的风险和障碍,这种障碍现在目前来看短时间难以克服。
第四个是核价/核损,这方面目前缺乏相应的支撑。
第五个配件回收,突然出现了电池大件,以前没有,以前是三大件、六大件,现在突然出现电池大件,这个大件究竟该怎么收、怎么用?
邦邦的探索与布局
我们作为保险子公司,是保险维修和汽配的连接器。今年以来,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探索,如何用独立后市场的资源和力量,帮助整个保险行业解决刚刚碰到的问题。
今天给大家简单把我们的思考或者是探索分享一下,希望非常在这些探索之下,有更多资源能够与我们一起连接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在做常规欺诈风险识别,这是把过去的常规反欺诈能力,包括各种换驾风险识别,通过AI大数据手段,通过科技方式解决,这是传统已有的能力在新能源能力上的跃迁。
第二个是定损漏损风险杀差,基于定损单项目渗漏,以及配件、工时价格合理性做的。
第三个是新能源有特殊含义的风险识别,这也是为保险公司服务的,包括保险大数据、车辆商业运营平台数据、车辆信息技术。
还有动力电池换修判定+维修服务。依托“新能源汽车网联数据”、“动力电池厂商技术信息” 等,建立动力电池损伤诊断模型。结合动力电池换修判定规则,可以提供动力电池的换修判定建议。同时,通过整合线下服务资源,提供动力电池修复服务体系。
我们也在探索独立售后领域要不要有新能源维修连锁,我们自己也在做试水和规划,在北京建设一家独立全资旗舰店(中保质修),想通过这家店尝试从保险角度理解和了解,建立一些标准,建立与后市场更深的连接。规划在试水前提下,想在全国做一定量布局,新能源专属维修连锁布局,各个地市符合条件的城市能够有一家旗舰店和若干个授权加盟连锁店的模式。
上个月,我们在人保集团发布会上发布了这个信息,在这里跟大家作一个发布。大家有意愿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一起去探索探讨新能源维修连锁和保险业的结合究竟该怎么推动。
最后说说我们在配件领域的几个平台。
第一个配件低碳修复,现在用的是自己的邦修配平台,能够连接到很多低聚碳修复商,目前覆盖35个省级区域,合作外修单1600+,上半年维修配件数量130万,累计减损金额突破100亿元,我们也会把电池作为重要产品深入到低碳修复领域中去。
第二个是回收和估值服务,目前已经建立了回收配件平台,覆盖30个省级区域,合作回收单位400家,上半年回收配件500万件,上半年回收原值100亿,这里面也会把新能源电池作为一项核心内涵嵌入进去,作为新能源领域的拓展。
第三个是新能源配件供应,同理赔定价体系,以及基于自身的产品矩阵,目前可供SKU也列出来了,与燃油车相比还有巨大的差异。我们在努力沟通看看有没有相关资源可以对接,有了新能源配件供应链更强大的资源,一定对前端维修乃至于对保险维修和承保都有强大的支撑。
最后还有个认证溯源平台“认甄”,这是自己对于配件和产品的要求,要求每一件都有溯源码,保证配件的品质和价格。
今天只是一个引子,从保险行业来说,邦邦对新能源探索时间还不长,更多是把保险的需求做了一些剖析,分享给各位。把今年以来探索的方向跟大家分享。希望未来可以在行业资源注入之下,真正在新能源领域实现保险行业、汽配行业、维修行业,三个行业的联手。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