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 老铁商务车总经理 王铁柱 在2023(第十四届)汽车服务世界超级大会-洗美改装行业发展论坛上的发言实录,如有出入,敬请谅解!
前面各位大佬都是分享事业蒸蒸日上,生意好得很,我的PPT很难受叫《商务车改装有未来吗》,在座的各位有准备做商务车改装和已经做商务车改装的吗?果然,越少越好。
为什么这么讲呢?跟我们的现状有关。
商务车改装行业现状
商务车改装现状可以用四个点概括。
价格卷:价格非常卷,奔驰原车30万,改装之后35.8万,还有同质化严重,法规政策方面的一些匮乏,还有就是竞争加剧,新势力的崛起对于我们这个赛道的影响也非常大。
2018年,别克G18我们一个月可以接600台车,一台车10万元,当然接不了,我们一年做1.5亿到两个亿左右,我们现在一个月做1000万都比较费力,以前都是闭着眼做了。现在的产值可能觉得过得去,但是我们已经是落寞的时代了。
重新定义MPV的设计美学
我们现在重新定义MPV的美学,
我们改变不了原车的美学,因为原车任何一款的设计都远超过我们后市场的设计,我们做的东西只能说能用,但是比较土,能用但是质量不怎么样,我们现在商务车改装航空座椅任何的东西能把原厂换掉。
前几天,我参加了商务车改装顶尖大佬的论坛,里面有一个家讲到我们怎么样把谁的座椅换下来或者是升级。
我是行业老兵,从2006年干到现在干了17年,经历了倒车雷达和导航时代,我们做了换DVD大屏,甚至我是大屏导航的创始人之一。我们的生意很好,做了五六年之后,主机厂发现这是客户痛点,他就开始干了,只要主机厂一干、后市场就走向衰落,包括电动的中门和尾门,这就是我们的行业现状。
现在,商务车主机厂也发现了商务车的纯刚需和改装,内饰和原车改装都上来了,有没有可能把原车的座椅换掉呢?很多人说原车座椅只有电动、加热等等这些,我们可能做零重力、头枕带音乐和蓝牙等等一大堆变幻莫测的功能,但是那只是花哨的功能、只是辅助,我原来做大屏导航的时候,大屏导航的大佬面对主机厂有大屏导航的时候,我们考虑的是换1080P,音响没有360就配360,会议开完如何打败原厂,一年之后基本上都死光了,这就是现实,不要挣扎了。
我们接下来怎么办呢?
现状难,当然不意味着“死”。
现在很多人觉得赛道挤,前两天有人跟我聊,铁哥我搞了4500平方米的店,我说,完了这个家伙有钱、但是离死不远了,做商务车和准备做商务车改装的人,大家脑子清醒一点,不要妄图做奔驰三大改装一个月产值还能到1000万;也别挣扎在航空座椅上面想办法,因为咱们换不掉,主机厂非常牛,比如小鹏就做的非常棒,已经达到巅峰状态了。
但是,商务车改装没有未来就不干了吗?不是这样的。我想告诉大家,不要挣扎、花大量的精力去研发,而要换一个思路。
要调整模式,要拥抱新能源,不可能把新能源当成对手。我们2023年上半年做了一个决定,要求所有的业务人员不允许接腾势、传褀M8,因为一台车改得太少了,两三万没劲,还占我的工位,只接奔驰和塞纳,但是,我被打脸了。
过去,我们的商改是头部,因为我们拒绝小改装,认为不是未来,所以我们没有占住腾势,现在,我们传褀M8也是奋力追赶才有现在,放弃新能源是我们犯的错误,所以给大家一个警示,不能再有我这样的想法,这种想法是错的,要拥抱新能源。
我们错过了腾势,但腾势包括现在的理想和小鹏,真的没得改了吗?用心研究的话还是有机会的,今天我看了一个哥们儿的分享,应该是艺车邦的分享,理想改装20万,我觉得很神奇,我觉得2万就了不起了,我看了之后信心大增,我们公司会在新能源的MPV着重发力,因为我们研发很强,我们是做模具出身的。
几点思考方向
另外,我们还有几点商务车改装方面的思考方向,想跟大家一起分享、一起想想。
首先,老改新靠不靠谱呢?可否考虑走向扩展业务呢?比如维修、保养、发动机维修、老改新等。
其次,高端房车改装要趁早布局。2018年我们做房车改装,那个时候赚钱,还很累,中国的房车很多,像大通和宇通房车的消费人群偏低端,吃住都在里面,有的人是因为没钱,因为我们的改装技术不好,所以我们放弃的房车,开始做商务车。
现在怎么办呢?我们可能会捡回房车,当然这只是我们的思考,我们可能捡回高端房车。房车开始分流了,旅居、C型和B型,中端叫福特,我们奔着高端去,可能一改就是200万-300万,我们口号都出来了叫“一个月只改一辆车”。
第三,就是新能源的扩展研发,目前为止,我的思想中这可能是我们的新方向,新能源扩展主题功能车的研发,新能源车有什么痛点和刚需?特斯拉改了这么多,车那么多,有很多的思路可以发挥,2024年的时候,你们有可能在新能源MPV看到杀出另外一匹黑马,就是“老铁2”。
还有主机厂横向定制化。我们在扬州成立了一家工厂,国外有改装MG、迈巴赫特别好的、最后被主机厂收购了,成了御用改装厂。
还有个方面,批量化定制某类型专用车。我一直觉得,中国总有一天会产生一两家专门为主机厂配套的改装厂,我们跟长城、广汽和北汽很多车厂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特别希望这款车可以扩展出来,原厂可能300台,他们做100台,腾势D9有99台,就是专门给大佬生产的,他们研发速度特别慢,要求特别高,他们就需要我们的小公司拓展开来,这样的机会一定有,就看谁能抓住,因为要求特别高。
另外,还有拿到授权厂底盘做大量研发,创造中国的改装品牌。
这是我对商务车改装现状的思考,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别的思路。奔驰改装过去了,三大改装过去了,留给我们的最多还有一年时间,如果这一年的时间我们找到了新方法,大概还可以活十年,如果你沉迷过去的仨瓜俩枣,可能公司离死不远了。
我的分享就是这样,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