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联手懂懂养车,是收割汽车后市场,还是以失败告终?

周锋
2024-01-02
来源:汽车服务世界

640 (1).jpg

作者 | 周锋

来源 | 汽车服务世界(ID:asworld168)

欢迎供稿 | 陈凯:15827582449


日前,字节跳动旗下的懂车帝推出“懂懂养车”项目,并采取授权合作的模式,在重庆与当地门店展开合作。


据了解,懂懂养车在重庆合作门店的推出大概率只是一个试点,然而为什么会在汽车后市场掀起这么大的涟漪呢?


主要原因还是,原本就特别内卷的市场,现在又有一个强劲玩家加入,更何况还是当前的流量头部。


很多行业人士对此次懂懂养车的评价和猜测也显得格外理智,都从硬币的两面剖析了懂懂养车推出的利与弊。


首先是利的方面。


一方面是车主可以通过短视频或直播快速获取和了解自己所需产品信息;另一方面商家也可以借懂懂养车互联网技术优势实现远程诊断等。


不但提升了效率,也提升客户的体验,车主的问题也能得到快速的解决;同时也会采集车主的消费大数据,加快行业数字化进度建设。


其次是弊的方面。


汽车后市场是一个重线下交付的业态,很多线下门店通过多年经营培养了一批忠诚客户,但懂懂养车如果想在后市场有所作为,一上来就来一波价格战的话,那整个汽车后市场几乎又是一片哀鸿遍野了。


与此同时,再回头看一下在过去的5-8年中,头部电商还有流量红利的时候,已经走过类似以流量导入门店的业态,但目前也只有途虎冲出来完成上市。


那么,懂懂养车此次试点过后业务走向在哪里呢?如何避免不走过往传统互联网养车连锁的老路,另辟蹊径成为另一种存在呢?


笔者试着从以下几个维度一一分析和猜测。


一、字节跳动的角度


今年年初抖音本地生活推出,无疑动了美团的奶酪,记得今年4-5月份,美团突然宣传对汽服门店进行免费入驻,这典型是针对抖音本地生活来打的,此时如果抖音不乘胜追击的话,说不准哪一天就会被打下来了。


再看字节跳动在汽车板块的布局,在新车与二手车都有布局了,但新车与二手车都很难在网上成交,只卖卖广告费。


然而养车却不同,从上半年抖音云连锁,再看小拇指和百援精养,再加上各种抖音云连锁的推出,相信抖音在这一波是没少挣钱的,这应该也是抖音准备乘胜追击的核心要素之一。


综上所述,无论是类同行平台的竞争需要,还是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甚至是流量N次变现的需要,懂懂养车的推出肯定是势在必行的。


但是否要以运动员的身份加入战斗,还需要抖音团队进一步摸索与创新玩法,而不是一味地模仿过往电商巨头头们的玩法。


目前,猫虎狗总连锁数量加起来还没达到全国汽服门店的10%,原则上国内不介意再多一家全国养车连锁门店。


再加上抖音在流量上也有绝对优势,以及万亿级别的汽车后市场规模,这对于字节跳动公司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更何况每家传统电商平台也花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抖音平台上宣传和获客甚至成交。


抖音与其为他人作嫁衣,还不如近水楼台先得月,所以相对于电商互联网平台养车连锁,抖音试水汽车后市场业务也是必然趋势,毕竟作为一个流量主场,谁愿意看到一个客场的玩家比自己赚得还多呢?


二、车主的角度


对于车主而言,当下消费路径已然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抖音具备了短视频或者视频直播绝对优势,能让更多的消费者快速了解自己想购买的产品的特性与属性。


而且还能快速做到让你所看即所得,看到合适的立马下单,这大大提升了交易效率,给消费者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但请记住,汽车后市场是一个重线下交付的业务体系,并不是简单的买卖产品。


车主不单单要便捷、快速、质优价廉,还要到店后的顺利交付。


如果懂懂养车还能解决后续的顺利交付或者监督合作商家面向车主解决顺利交付的话,那未来将大有可为。


然而,汽车后市场门店内部的交付环节太重,也太多,而且还很复杂,目前途虎在交付环节算是规范得还可以的,也只不过才5000多家,由此可见,懂懂养车在汽车后市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让消费者买单不难,让消费者离不开懂懂养车持续买单很难。


三、传统汽服门店的角度


基于懂懂养车目前的基因(流量主导),传统汽服门店大致就两类,一类是缺流量,一类不是那么缺流量。


我们都知道获客只是门店众多经营要素之一,并不是解决了流量,就解决了门店所有的运营的痛点,还得解决留客能力。


先说不缺流量的门店,如果这家门店是以私家车为主,而且不缺流量,那么门店内部的经营功底还是很深厚的,说简单一点就是留客能力比较强。


这种门店对于互联网品牌或流量赋能,一是抱着可有可无,二是极度审视,一旦带偏他的运营节奏,他是坚决不会加入的。


再说缺流量的门店,如果经营私家车的门店严重缺乏流量,要么是新门店,要么就是留客能力特别差,留客能力差也就意味着门店经营的功底一般。


无论是新门店还是留客能力差,这种群体喜欢病急乱投医,谁能帮自己解决流量的燃眉之急,谁就是爷。


这部分门店认为有了流量,就有了一切,然而你给他流量,他依然不会经营好,还会怀疑流量不精准,或者薅羊毛的多,转而又投奔到别人的怀抱。


所以,对于传统汽服门店而言,如果纯粹给门店流量,显然也不是万全之策,有流量的门店不一定有精力服务好新导入来客户,容易造成口碑不好;没有流量的门店,你导入流量给他,也不一定能服务得好。


这里面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形势:早几年电商互联网平台介入汽车后市场时,市场容量还有增量客户,汽车后市场互联网化的玩法很多车主还不知道。


然而,现在是存量市场,前几年电商互联网养车平台加上早几个月前的抖音云连锁,车主已经被深度教化过,互联网的玩法他也门清了,即使能为其他门店带来流量,也是被别的商家或者互联网平台深度教化过的了。


这样的车主进店,对门店提出更高的服务要求和留客能力的要求,没有一定的周期和客户分层运营与管理的能力,门店很难搞定这些新导入客户。


回头看众多互联网公司的玩法,有流量赋能的,有品牌赋能的,也有管理运营培训赋能的,还有供应链赋能的。


对于老牌门店,不缺流量不缺品牌(很多这样的门店老板不会轻意更换门店品牌),对外界的赋能其实是不关心的。


对于缺流量甚至缺运营的门店,你给他流量赋能,管理运营培训赋能,如果真的赋能起来了,他会抛开你自己玩,如果赋能不起来,他会觉得你不行,依然离你而去。


而对于供应链赋能,更显尴尬,作为一个汽服门店老板,周边还没几个玩得比较要好的汽配老板朋友吗?


四、供应链的角度


我们都知道,要想规范门店的服务质量,要想获得巨大的利润回报,首先得统一门店的供应链。

然而汽车后市场门店,是服务百家车的,要想统一供应链可谓难上加难,就看传统电商互联网养车平台。


当初京东也是想着凭借自己的仓储配送体系从供应链来切入,也没有完全一帆风顺;途虎一开始是以轮胎供应链为切入点,整体供应链表现力还不错;阿里花巨资收购了国内头部配件连锁康众,才得以顺利开店。


目前看,字节跳动在供应链打造与规范板块,还看不到优势。


五、团队基因的角度


依据笔者在汽车后市场十来年的观察,一个外行想要在汽车后市场快速找到感觉,熟悉客户,熟悉上下游,没有个四五年以上,还是很难的。


当然,也有最快吸纳人才的方式,就是招聘或者猎头,然而像这样基本的公司,最终都离不开一个结局:


一群外行的高管管着一帮内行下属,结果双方说的话都听不懂,也无法理解,最终基本就是不欢而散,团队散了,事情基本也以失败告终。


写在最后:


互联网平台的属性是广,但很难扎深。


汽车后市场的行业属性,即门店端和供应链端,要想往里切入还是挺难的,环节多,太分散,且无标准,交付周期还有点长。


环节多和交付周期长,意味着出问题的概率很高,太分散意味着无法集中管理和运营。


如果车主消费过程中出现问题,作为字节跳动官方,也难第一时间分辨出孰是孰非,裁判当不好,如果还要深入一线当运动员,会深陷泥潭越发不可收拾。


当然,一个行业问题越多,其实越有机会。


就看字节跳动的懂懂养车团队能否深刻洞察市场现状,有效吸收行业前辈经验和教训,采取创新玩法,有效整合资源,也并不是没有机会。


一方面,对运营团队的要求就很高了,另一方面,对字节跳动高层管理的要求和考验也不是一般的大。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
自由容器